彩票直通车

推薦 新聞文化評論演藝院團文物特產鉤沉非遺汽車藝苑歷史娛樂畫家書法家旅游游記收藏美食
億點網 > 鉤沉 > 正文

味道三晉:群趨于鹽 以鹽為聚

發布時間:2022-03-11 09:59  |  來源:億點網  |  作者:李拉弟

在三晉大地,隨便走進那一家餐飲店,從北到南,不論大小,你都會發現一個特點,家家餐桌上都擺有鹽、醋調味品。

三晉人喜歡吃醋,那是名聲在外,與地域有關,在華夏風情各異的醋中,以醇厚著稱的陳醋無疑是名聲最響的一種;這喜歡吃鹽,這背后難道僅僅是“咸香咸香”調味一說嗎?  

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表面看起來似乎只是一種調味品。但事實并非如此。曾經一度,鹽的背后是權利、陰謀、財富和戰爭,甚至城市的興衰也與之相關。

1.jpg

三晉有一句俗語:“能說會道離不了錢,五味調和離不了鹽。”“能說會道”“五味調和”現在來看,似乎就是兩個簡單的詞語,但從人類進化發展史來看,或許真隱藏人類社會進化的許多難解的話題。譬如:《帝王紀事》中記載帝堯一路從北到南的遷徙,究竟是為了什么?晉南一代為什么會出現晉國大批墓葬?……這些話題還有很多,姑且探討一二。

關于鹽的歷史,現代公認的說法有這么幾種:其一,相傳海水煮鹽的方法為山東半島的夙沙氏發明的。其二,戰國時期,秦國的蜀郡守李冰在帶領人民修筑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時,組織當地人民開鑿了我國第一口鹽井——廣都鹽井,揭開了中國井鹽生產的序幕。第三,宋代時期,四川人民發明了卓筒井。卓筒井是一種全新的、有別于大口井的新型鹽井,是中國井鹽鑿井工藝技術的一項重大發明。第四,“川鹽濟楚”,是將四川的鹽調往湖南湖北。

從這一段資料,實在看不出這對人類有巨大影響的鹽與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三晉有什么關系。

三晉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主要活動區域,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上古神話時期“女媧補天”的傳說、三皇五帝時炎黃二帝,境內西侯度遺址、丁村遺址、太原鎮城遺址(太原市最早的仰韶時期遺址)的發現都證明在遠古時代三晉便有人類繁衍居住。同時各個歷史時期,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堯、舜、禹都曾在這里活動;夏朝在這里建立(夏墟);春秋戰國時期,三晉大地是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發生地,多的不勝枚舉,

但說到“鹽”,就會想到晉語中的“圪澇”(三晉點豆腐用的鹵水),覺得很形象,或許道出鹽的由來;還有鹽路、池鹽、讓人驚奇動物對巖鹽、鹽水的舐飲,還有地方特色熟食“鹽鹵驢肉”,就是利用驢舐飲的生理本能烹飪一道地方菜,后來失傳。典籍中還有“白鹿飲泉”、“牛舐地出鹽”、“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記載、傳說都說明了這一點。這就拉扯上個“鹵”字,讓意義非凡。

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在中國歷史上,早在軒轅黃帝時,就已有倉頡造字的傳說,對鹽的歷史進行追根溯源,可以溯推到夏代,在周代,咸味已是"五味之一"。關于“鹽”與“鹵”的漢字源流,從殷商時期的甲古文和金文。也就是在現存的《甲骨文編》和《金文編》里都沒有發現“鹽”字。

3.jpg

2.jpg

甲骨文、金文中找不到“鹽”字,卻有“鹵”字。西周穆王時(公元前976年至前922年)的“免盤”上刻有銘文:“錫免鹵百”。出現在漢代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里第十二篇上的“鹽”字。許慎這樣解釋說:“鹽,鹵也,天生曰鹵,人生曰鹽。”同時在引用《周禮》“鹽人掌鹽之政令”之后說:“有出鹽直用,不沫治者”。可以看出,“鹽”和“鹵”指的是同一物質,但二者亦有區別,按許慎的說法,自然形成的稱“鹵”,只有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的才稱之為“鹽”。所以,就是在同一個產鹽區,從自然形成的“鹵”到自然結晶、人力加工的“鹽”之間,還應該存在著一個發展過程。

1.jpg

早在上古時期,鹽是比金子還值錢的“天藏之物”,可以說“得鹽者得天下”。“炎黃子孫”,這一中國人特定稱謂的出現正是因為鹽——對鹽的爭奪導致炎黃合并,在此基礎上出現了“華夏民族”。

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兩個原始部落的首領炎帝和黃帝是在“阪泉之戰”后整合到一起的。隨后黃帝與炎帝聯手,通過“涿鹿之戰”,打敗了東夷九黎族首領蚩尤。從此中華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聯合統一形成“華夏民族”,從而進入農耕時代,古人常用部落或聯盟首領的特長、或開創性的文明功績敬稱,華夏或許是最早推廣采摘種植的首領“華” ,最早推廣農耕生產的首領“夏”的合稱。就像堯帝最早推廣的陶器,進而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爆發阪泉之戰、涿鹿之戰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們可以從《史記》看到:炎帝欺負四鄰諸侯、蚩尤作亂不聽話所致。從另一個角度當時時代背景、生產力條件分析,部落之間的爭執大多都是因掠奪食物自然資源而發動的戰爭,畢竟“民以食為天”。

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云:“解州鹽澤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鹵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清蔣兆奎在《河東鹽法備覽.藝文篇》稱:“軒轅氏誅蚩尤于涿鹿之野,血人池化鹵,使萬世之人食其焉。今池南有蚩尤城,相傳是其葬處。”或許還可以從池牛村的村名由來,讀懂千古傳播蚩尤的神話故事

三晉從北到南的鹽堡、池鹽,是遠古的地質構造變化的縮影,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偉力,具有地理標識性土地、物產,與地殼板塊的擠壓,形成了鹽鹵、鹽湖。就像《詩經?南風》里描述的那樣,適時的南風吹過,小精靈般的結晶體吸引了茹毛飲血的先民,這是一種機緣,促成了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然后統治者為了爭奪鹽鹵、鹽湖,展開了一場場部落沖突,流血千里,伏尸百萬, 蚩尤的血,解州的“解”,其實都是人們由場場惡戰想象來的傳說故事。

再看看“阪泉”和“涿鹿”這兩個地點,到底在哪兒?典籍中記載:古冀州。三晉屬于古冀州。

《天工開物?池鹽》:凡池鹽,宇內有二,一出寧夏,供食邊鎮;一出山西解池,供晉、豫諸郡縣。解池界安邑、猗氏、臨晉之間,其池外有城堞,周遭禁御。一語道破天機!

“群趨于鹽,以鹽為聚。”解縣鹽池是古代中原各部族共同爭奪的一個目標,擁有鹽池就有話語權,號令各部族的資格。“唐堯”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唐”漢字源流更加印證了這段歷史。

1.jpg

上世紀40年代出版的《國史大綱》有這樣一句話:“阪泉在山西解縣鹽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濁澤,一名涿澤,即涿鹿矣”。這就更加落實了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是“鹽之戰”觀點的。同時還證明了《帝王世紀》中帝堯遷徙的記載:“帝堯始封于唐,今中山唐縣是也。堯山在焉,唐水在西北,入唐河。后又徙晉陽,今太原縣也,于周在并州之域。及為天子,都平陽。”這一路也是奔鹽而去。

堯、舜、禹先后成為號令華夏的帝王后,不約而同地選擇在鹽池附近的平陽(今山西臨汾)、蒲坂(今山西永濟)、安邑(今山西運城北)筑城。堯、舜、禹為何要在這些地方筑城?不言而喻。

4.jpg

到了春秋時期,當年引發原始部落征戰、遷徙,促成華夏民族形成的鹽,繼續發揮它所具有作用。當時解縣鹽池為晉國所有,《左傳·成公六年》稱,池鹽為晉國“國之寶也”。資源充實池鹽為晉國引領春秋五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縱然《呂氏春秋·節喪》從孝道觀點闡明選擇葬地的目的是為了盡孝子的心意,選擇高燥避水埋葬深一點的地方,讓死者安息。也就不難理解在曲沃、翼城、絳縣等地發現的晉侯墓群,以及晉國歷代王侯的用意。

在鹽與國家利益捆綁到一起后,鹽更成為歷代統治者興盛、戰爭走向的隱性力量。甚至把記錄了對經濟的利弊展開全面激烈的辯論稱作“鹽鐵論”,由此可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鹽與江山社稷能否穩定息息相關。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諺語似乎告訴我們,在商品經濟不發達的農耕年代,除鹽之外的六種必需品都可以自給自足,惟獨鹽是必須購買的商品。

口味偏重,油厚咸香是三晉飯菜的特點,在爽辣刺激的四川菜,鮮香脆嫩、突出原味、咸鮮為主的山東菜,清淡求鮮、淡中求美的廣東菜追求本味、清鮮平和的淮揚菜四大菜系的圍攻下,三晉飯菜給食客留下的印象確是五花八門的湯食,而它的靈魂是鹽醋調和!一碗飯菜融五谷滑嫩、五果味汁、五肉醇香、五菜鮮美于其中,從膳食理念角度出發,是走在飲食的前端,最重要的是冥冥之中控制每日鹽的攝入量。

《尚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若作和羹,爾唯鹽梅”意思是想要熬制美味的羹湯,需要咸酸適宜,或許這就是烹飪的最高境界,八個字勾畫出是原始簡單烹飪階段的真實畫面,鹽醋相伴,自古就是烹飪的絕配。


本文鏈接://parqueacualago.com/article/ɡouchen/2022/03/1616.html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雷鋒:一座時代的燈塔
相關圖集
相關文章
味道三晉:群趨于鹽 以鹽為聚
在三晉大地,隨便走進那一家餐飲店,從北到南,不論大小,你都會發現一個特點,家家餐桌上都擺有鹽、醋調味品。三晉人喜歡吃醋,那是名聲在外,與地域有關,在華夏風情各異的醋... 鉤沉 2022-03-11 09:59:05
雷鋒:一座時代的燈塔
雷鋒,為人民服務的典型,曾感動了一代中國人,這個熟悉的名字在我們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至今仍然是中國人和世界善良的人們的榜樣。中國為產生這樣一個人物而驕傲。樹立雷鋒... 鉤沉 2022-03-09 14:34:32
古代的碎銀子是怎么來的?
古代的碎銀子,統統都是拿專用的剪刀從整塊的銀錠上剪下來的。在很多古裝影視劇中,大俠們在飯館、酒館結賬時,都會拿出一整錠銀子,往桌子上一放,豪邁地說道“小二結賬,不用... 鉤沉 2022-03-05 21:10:15
大同錢莊“福增祥”的前生今世
解放前的銀號均是私營性質的,多是相當富足的老財開辦的錢莊。聽母親講,我的姥爺年輕時就在大同一家中等規模的錢鋪供事。他從學徒開始,再頂柜,升掌柜,在這家舊大同城內較注... 鉤沉 2022-02-23 20:25:10
源遠流長的三晉面食
一說到山西,就能想起三家分晉的故事,還會想到積厚流光的三晉面食,還有與之配套的調和、澆頭烹飪技術。三晉是山西的別稱,三晉的歷史文化與面食歷史源遠流長,與其所處地理位... 鉤沉 2022-02-21 22:51:50
财神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手机版下载_彩88手机版下载 彩88_彩88「官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欢迎您 彩88-彩票直通车 彩88-Welcome 购彩之家|平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