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直通车

歡迎您進入李夜冰官方網站!
1529總訪問人數
位置:首頁 > 文學作品 > 童年的朦朧記憶

童年的朦朧記憶

發布時間:2019-08-30 16:54:21編輯:李夜冰來源:億點網

?美麗的古村落

太行山東麓有一個叫石門村的小山村,這里山巒疊嶂,四面紅崖,深谷幽境,甘泉四溢。當地有句俗語“石門村太陽落了才半后晌”,意思是山太高,早早就把太陽遮住了,村里下午也就是后半晌就看不到太陽了。人們祖祖輩輩住在這里,打柴燒飯,爬山種田,久而久之,這里的人形成了一種淳樸且不怕艱苦的倔強性格。1931年的冬天,我出生在這個小山村。

兒時的情景,模糊又清晰,朦朧而有致,回憶起來別有一番情趣。百十戶人家的小村,坐落在村東的緩坡上。村對面的西山是萬丈紅崖,崖的頂部翠柏環繞,崖的中部鑲嵌著一條玉帶般由多座廟宇組成的裝飾帶,五光十色的彩繪廟宇神秘而有靈氣,它打破了巖壁的沉悶感。崖上的廟宇叫巖棧,逢年過節,村里的人們通過河邊的平道繞山路而上,到巖棧廟燒香拜佛,祈求平安。西崖的景色,真是紅巖映翠柏,綠蔭伴清泉,感覺那么秀麗怡人。特別是雨天,風光更奇特,在云霧繚繞中,幾十道瀑布從萬丈紅崖直瀉而下,可謂壯觀。

西崖腳下是一條小河,平時潺潺流淌,雨天山雨急來,河水突漲,滿槽洪流匯成大河,由南向北奔流而去。但農民不能誤了種田,特別是農忙季節,他們同樣蹚水到河那邊的地里干活,所以當地人又有蹚水過河不怕水的習慣。到了天氣晴朗、百花盛開的季節,年輕人到小河里去玩水(游泳),經常看到河邊的大石頭上有鱉在曬蓋子,一發現有人,鱉就都跳進水里了。有些年輕人特意下水去捉鱉,回家做頓美餐。人們知道鱉咬死嘴,咬住不放,但當地人也知道鱉在水里是不咬人的。關于捉鱉的趣事,當地老鄉談論得很多。有一次,一個老鄉下水捉到了一個較大的鱉帶回家去。天晚了,他沒有把鱉殺了,而是將鱉扣在一個臉盆下,上面壓了一塊大石頭,第二天早上鱉不見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看來鱉的力量還挺大的。又有一個外號叫“鱉眼”的老鄉,到了夏天,河水較大,河邊草茂岸綠,水中是黑綠色的倒影,深不見底,但“鱉眼”一看就知道水中有沒有鱉。鄉親們把玉米秸捆成小捆連起來漂在水上,他上去用長矛扎下去,就把鱉扎住了,一扎一個準。當地人生活比較困難,除了逢年過節、辦紅白事殺豬宰羊,平時是舍不得吃肉的,抓野味來吃也是解饞的一個好辦法。

漫步在河灘,清清的水流激蕩著河里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卵石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青蛙不時在水中跳來跳去,頗有一種野趣。

村的南面叫石門礬,這里兩面懸崖直立,山底清泉涌出,涼爽怡人,一條小路蜿蜒,盤山而上,這是從南面來石門村的一條必經之路,也就是石門村的南大門了。抗日戰爭時期,老百姓在這里打柴挖山,發現過多種龍骨。當時老百姓不知龍骨的研究價值,把龍骨壓碎送給當地住著的八路軍醫院給傷員止血用。龍骨的發現也證明了這座山谷久遠的歷史。

村的北面叫背遮巖,在背遮巖下河灘較寬的地方有座小山,龍王廟就坐落在這個小山頂上。山下面的河邊有幾處清泉涌出,泉水中的小蝦小魚自由地游來游去,孩子們經常在泉水中撈小魚小蝦回家做著吃。背遮巖兩層重疊,山高入云,山下河流湍急,山腳下有塊大石巖,石巖上幾層巖石好似天然臺階,往來的人們多年行走踩出了一條古道,大河的水就從石巖邊奔騰而過。

村中心有個方形的廣場,村里人稱這里為大街。大街的街面是由不規則的石板鋪成的,雖然街的規模并不大,卻是全村人聚集的地方。街的南面是一座戲臺,街的北面是一座叫官房的廟堂。

戲臺雖小但熱鬧不斷,每逢過節或者什么好日子都要唱一唱戲,全村人要在這里熱鬧一番。說是唱戲,請專業戲班子的時候很少,都是村里好戲的一幫子人來唱,一般是唱地方戲山西梆子,如《打金枝》《罵金殿》《教子》《蘆花》《舍飯》《金沙灘》《牧羊圈》等,都是老鄉們順口能唱出來的熟戲詞。當臺上唱開戲了,老人和小孩們便拿著板凳坐在臺下,看起戲來十分著迷。鄉親們愛聽愛唱,下地回家的路上,擔著籮筐,扛著頭,常隨便哼上幾段,伴隨著大山的回音,自己覺得美滋滋的,也能消除一些疲倦。但我不行,我的嗓子不好,所以不愛唱,我大哥二哥都能像模像樣地哼上一段。

北面的廟堂是長方形的,上廟堂的臺階兩旁有兩個較大的平臺,村里人閑暇無事都愛在這里坐著聊天。長方形廟堂內部的正面臺上有好多彩塑神像,中間是玉皇,兩邊有青龍、火龍、娘娘等多尊塑像。從塑像的面部與服飾可以看出他們的身份和個性,有的慈眉善目、端莊清秀,有的吹胡瞪眼、鎮妖驅邪,有的紅胡綠臉,有的紫袍加身。走進廟堂,特別是我們這些孩子就有一種敬畏之感。

有一年的春季,正是播種的季節,好久沒有降雨,鄉親們低頭看看地上的干土疙瘩,抬頭望望萬里無云的天空,真是心急如焚。于是鄉親們張羅著抬神祈雨,據說龍王能呼風喚雨,全村老小一起動手,把官房的幾尊龍王塑像抬上,排上大隊,敲鑼打鼓到村外邊的那座龍王廟轉了一圈。鄉親們一路上邊走邊跪拜,村里有聲望的長者們口中念念有詞。眾人心愿只有一個,希望早日降雨。過了幾日,真的烏云密布,喜雨普灑大地,鄉親們高興地燒香跪拜,當然這是一種巧合,但在鄉親們的心里堅信這是祈雨的結果。

距村北面六里遠有一個大山溝,叫花園溝,當時是石門村的一個自然村,溝里有少數人家居住。花園溝里山勢奇險,樹木茂密,飛鳥成群,狐狼野獸流竄于山林之間,人們多有防備,但仍然常受野狼之害。

花園溝的深處有一個叫大鋪的山谷,有兩戶人家在半山腰的巖石里蓋起了住房,常年居住。再往深溝里走,有幾個大水灘,人們就到這里擔水吃。在水灘旁抬眼往上望去,山上有幾個大巖洞,深不可測,洞頂滲水如雨,寒氣逼人。探洞的人不敢冒然深進,只能速進速出。據說洞里住著幾條兩米多長的大蟒蛇,蟒蛇常到這水灘邊喝水。人們到水灘擔水時經常遇到,但只要你不侵犯它,你擔你的水,它喝它的水,互不干擾,見的次數多了,人們也就不在意了。這里的住戶很迷信,滿溝的石巖上都是蛇神廟,有人還燒香敬拜。

當年為了躲避日軍的“掃蕩”,我們家還在大鋪住過一段時間。這兩家人特別忠厚誠實,非常熱情地安頓了我們。

石門村這個古村落,流傳著很多傳統戲曲和有趣的民間故事,如“柴郎舍身虎口救母”“秀才進京趕考途中遇難”“三皇姑出家”等,人們最喜歡談論的是“三皇姑出家”。因三皇姑出家修行的地方是距我們石門村不遠的蒼巖山。蒼巖山在方圓百里名聲很大,每年農歷三月和農歷十月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從我們村到蒼巖山步行十二里,途經測魚村,再走一段叫八里嶄的山路就到了。

走到山路的盡頭,往前望去,眼前萬丈紅巖,一片檀林古柏中橋樓殿閣,廟宇重重,好似仙境。但無路可進。再看腳下有一山洞,洞中有一個大門,這門就是蒼巖山有名的南天門了,從這條路來的人只有經過此門才能進入蒼巖山。這蒼巖山真是風光無限、熱鬧非凡:燒香的、許愿還愿的、祈福求平安的、游山觀景的……整年游人如織,特別是每年的農歷三月和農歷十月兩次廟會,更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蒼巖山內還有兩處特殊的景觀,一處叫“跳火坑”,一處叫“摔法臺”。“跳火坑”是在懸崖廟宇的小路旁,建了一個長方形的鐵皮盒子,燒紙的人把紙放在鐵盒之內將紙點著,人跳進去再出來,據說燒紙、敬香、跳過火坑的人一生好運。“摔法臺”也在廟前的山路上,如做了壞事的人經過此地,就會有一股旋風將頭發卷起(古人都留長發),把人旋到半空再摔下巖去。這些傳說代代流傳,人人皆知。

關于三皇姑出家修道的故事,民間傳說還有很多,我們這里流傳的是:三皇姑是隋煬帝的三女兒,因父得了不治之癥,醫囑只有一方可治,此方必須用親生女兒的眼與手作為藥引方可治好。大女兒、二女兒看看自己的手和眼,都不肯舍己救父,只有三女兒毅然決然將自己的眼挖出、手剁下,為父親治病。三皇姑的孝心感動天地,功德圓滿,因此得道成仙。隋煬帝為念三女兒救命之恩,封三女兒為“三皇姑”,并為其塑一尊全手全眼的像作為紀念。塑像的工匠們將“全手全眼”誤聽成“千手千眼”,所以蒼巖山橋樓殿內有一尊千手千眼的三皇姑塑像。一千多年來這里香火不斷,萬民敬仰。

三皇姑的傳說在鄉親們中間流傳甚廣,因是民間傳說,人們自然地將心愿和向往融入其中,所以版本也就越來越多,但也離不開盡孝、懲惡、勸善等內容,這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精華所在。我還記得,20世紀30年代中葉我們村里的很多石匠參與了蒼巖山建石橋的工程,鄉親們出人出錢,能工巧匠們出技術,人人都很盡力。正當這一帶的鄉親們忙碌時,“七七事變”爆發了,形勢大變,工程無法再進行下去。

曾聽人說:“石門村原本是一個天然的城池,南北有兩座石門,旁邊還有一個天然的花園。”這大概只是一個傳說,但石門村的人說起此事來都津津樂道。今天的石門村已被列為國家級的古村落了。

 

龍坡地

龍坡地是村邊我祖上留下的一塊平整而寬闊的土地,在平原地帶本不算什么,可在我們這山高地少的山村就很惹眼了。關于“龍坡地”這個地名,還有一個傳說。有一天忽然烏云遮日,電閃雷鳴,天昏地暗,伸手不見五指,停了一會兒,天亮了,一條龐大的烏龍降落在這塊土地上,仰頭向前來觀看的人們示意,好似求救的樣子。村里人抬了幾口大鍋,燒開了水,用蒸汽將這條龍送上天去,從此這塊地被取名為“龍坡地”。這雖然是一個傳說,但因這塊地又平又大,村里每逢節日鬧紅火,如耍武術、扭秧歌等,會先在這塊地上排練一番,再到大街上去熱鬧,然后再去各街巷轉悠,所以這“龍坡地”也是村民們節日活動的一個排練場地,算是村里一塊寶地了。

每遇災荒年和青黃不接的季節,我們家就在祖上留下的這塊龍坡地上,支開幾口盛五桶水的大鍋煮粥、舍飯,祖輩多少年來在這龍坡地舍飯濟貧已成慣例。到了我爺爺這輩(他去世時大概是1934年前后),爺爺住在中院的北正房,一進門迎面靠墻擺著一個長條桌,條桌上擺放著穿衣鏡、撣瓶等。條桌前面是一張大方桌,方桌上放著爺爺常用的筆墨紙硯等。桌的兩邊靠墻放著兩個大漆描金衣柜,正面墻的上方掛著一口寶劍,名為“七星劍”,紅漆的劍套,上面有幾道銅箍,寶劍的把上拴著一組結著八寶結的、長長的紅色絲穗子,看起來威武而排場。大人們說這劍是“斬妖劍”,如有妖魔,劍自然出鞘,除妖后自己就回鞘了。這劍好像給我拿下來看過一次,劍面上真有金閃閃的七顆星。房間靠東墻擺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精致的帶座木框,框內裝著一張橢圓形的爺爺的照片,白白的胡子,相貌忠厚而排場。關于爺爺也有好多故事,太爺爺兄弟倆只有我爺爺一個男娃,便把他當作寶貝,給他起名叫“旺寶”,他的忠厚老實、為人厚道是出了名的。那時家里有錢了,就開始注重教育,讓他上學。他每天就是看書寫字,趴在桌子上寫了一輩子字,不管閑事。一輩子雖沒有做過什么大事,但有一件事他是要做的,就是災荒時在龍坡地給窮苦人舍飯。當時家里有個長工叫全民,我們叫他全民大爺,每次全民大爺告我爺爺“飯舍完啦”,我爺爺就高興地研究他的書法去了。

我爺爺膝下兩女一男,父親最小,起名“全根”(大名李淳泰)。鄉里人認為“苦日子出壯漢”,于是,他們就把父親奶出去,奶到邊遠的一個叫紅土咀的山村里的一戶善良人家。

關于我祖上的詳細情況,因我們這里是1937年創建的晉冀魯豫邊區抗日老根據地,在階級斗爭的形勢下,我也不便打問,更不敢有家譜。只是聽村里和鄰村鄉親們都稱道我家是方圓百八十里出了名的良善人家,今天只能把聽家人講的和鄉親們談論相傳的,加之我童年時的親身經歷,回憶起來的記錄一下。

我們祖上什么年代遷到這里來的,從哪里遷來的,沒有準確的記載,后來村里人發現了一座石碑,碑文記載著我們祖上是元代元貞(1295—1297)年間由山西洪洞遷此落戶的,又聽老年人說是從平定東南部一個叫“潺泉”的村落遷來的,說法不一。當時這里人煙稀少,密林滿山,雜草遍野,山路崎嶇,祖上看準了這一帶的天然寶藏,做起了發家致富的文章。

這滿山森林都是寶,關鍵是看你如何動腦子,把它變成有用之材。例如灌木林中有一種空心的灌木,可以把它加工成旱煙的煙袋桿,是農民普遍抽煙用的實用品;又如用森林中多種材料加工成籮筐等農具,加工后運往城里或附近的村鎮出售。我們祖上用當地的山貨巧作文章,發家致富后,置買了田地,蓋了莊園。最富裕的年代據說有三樁大買賣都在外村,都是做當鋪生意的,所以鄉親們稱我家叫“當鋪家”。祖上什么年代發家的,沒有詳細記載。最近,我們村里研究整理村史資料,在我家主院,住宅大院向街的外墻上發現了一個雕有獅子頭的建院鎮宅石,上面刻著“泰山石敢當鎮宅大吉,嘉靖某某年(年代看不清)”,這證明主院建在明代,距今已有四百五十余年了,證明我家在這以前已開始發家了。祖上多少代都是奉行一個“善”字,對貧苦人的關愛是家喻戶曉的,家業亦耕亦讀,堂號為“耕讀堂”。

據說祖上曾遭過一次“兵禍”。大概是北伐時期,奉軍一部分殘敗的逃兵因饑餓沒有給養,路過各地時,凡是有錢的人家,他們就搶劫。我們家被搶過一次,損失了一些財物。事后村里的村民自發組織起來保護我家,幾串院落的房頂上都用石塊圪針圍起來,加固了巷和院的走道,還買了幾桿土槍,以防再次被搶劫。鄉親們對我家的情義,至今銘記在心,這份情感來之不易。

 

聽奶奶講故事

奶奶并不是我的親奶奶,是我父親的奶媽。她常年住在我家,比親奶奶還親,她和藹可敬,常給我們講故事。她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可講,有現實的、神話的,還有虛幻的和笑話等,反正她的故事總是講不完。我們幾個孩子一見奶奶就磨著她講故事,奶奶常先給我們講個笑話逗逗笑。有一次她講了一個當地的順口溜,叫“瞎話”:“有一家沒兒弟兄仨,灶火旮旯栽的二畝瓜,有一次他到紅薯地里偷南瓜,瞎子也看見了,聾子也聽見了,他跑呀跑,稀泥地刮起一股塵土來,平平的路上他卻掉下山崖啦,正好云中飛來個黃大鷹,把他叼到半空中,一張嘴,他被扔到他家里炕上,叫他捂著被窩睡覺去了。”孩子們不解其意,問這問那,奶奶笑著說,告你們這講的是個“瞎話”,孩子們樂得哈哈大笑。

我們全家都很尊敬奶奶,父親原想為她養老送終,但“七七事變”后形勢大變,我家也發生了變化,只好讓奶奶回她自己的老家養老。奶奶的老家在比我們村更偏遠的山區,叫紅土咀。她的兒子——我父親的奶哥,也很孝順,奶奶還有兩個孫子,回到老家的奶奶生活過得很自在。有一次,我們學校組織學生到太行一分區所在地贊皇縣黃貝坪村一個中學交流學習,路過紅土咀時,我和奶奶見過一面。她在街上和鄉親們閑坐,見到了奶奶我很高興,和她說了一會兒話。奶奶已經一百多歲了,她的身體看起來還可以,就是比從前稍遲鈍了些。我想多留一會兒,但因是集體行動只好馬上歸隊,這樣,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奶奶。

奶奶講過很多故事,其中與代神爺有關的最多。傳說中,我家之所以多代富裕是因為有代神爺保佑著。我小時候在中院和東院樓上都看到有供奉代神爺的牌位,上面寫著“代神之神位”。這方面的故事,因奶奶講得很多,所以至今我還記得。

一個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的冬天,家門口來了一個乞討的老者,身穿單薄的破爛衣衫,蓬頭垢面,灰白色的頭發幾乎遮住了半個臉,手中拄著一根彎曲的樹枝,支撐著她顫顫巍巍的身體。家里人趕緊讓老人到家里坐在炕上暖和一會兒,坐下后仔細一看,才知道是一位老婦人,家里人就更可憐她了,趕快到廚房端了一碗熱飯,又找了一件防寒的衣服。奇怪得很,這位老者不見了,看看大門依然關著,主人思索了一下,心里似乎已經明白了,趕快到中院和東院樓上代神爺的牌位前恭敬地燒了三炷香,并安排家人拿了一些衣物和吃的東西給村邊住的幾戶貧苦人家送去,其中真有一位老人還在病中。故事講完后,孩子們不禁生起一種憐人之心。我們家的祖訓中有一句“雙手遞乞飯”的訓語,老人們常說不管貧富,都要尊重人家,哪怕是乞丐、孤老人,也必須是雙手遞給人家飯。

還有一個故事更神。我爺爺的爺爺那個年代,家庭正在興旺時期,除了外面有幾處買賣,家里還種著不少地,常年雇著兩個長工,農忙時還經常雇短工幫助干農活。有一年秋季,雇了幾個短工幫助收秋,因為是村里的老熟人,就住在我家西院的南房。南房有一個大炕,還有一個能盛五桶水的大鍋,可燒柴做飯,因我們這山里沒有煤炭,歷來是燒柴火做飯的。一天下工后,幾個短工坐在這大炕上閑聊天,有個人說:“八月桃正熟了,有的已掉到地上了,咱們去摘桃煮著吃吧。”于是幾個人一起到村邊的桃樹林摘桃,扛了一口袋桃回來在鍋里煮,煮好后大家吃得非常高興,桃很快就吃完了,但總覺得不過癮,大家還想吃,有人提議再去摘,其中有一個人說:“我有點累了,你們去吧。”大家走了,留他一人躺在炕上休息,蒙眬中聽到有人在說話:“就你們吃,不管我了?”他抬頭一看,一個手腿都長著毛,似人非人的東西坐在灶前和他說話,把他嚇了一跳,驚出了一身冷汗。他用被子蒙起頭來不敢吭聲,待摘桃的幾個人回來了,他才敢抬頭,說快去供奉一下代神爺,并把剛才的情況說了一遍,那幾個人趕快端上一盤桃供奉在樓上的代神爺牌位前,大家才安下心來。

關于代神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如《給人托夢》《和孩子們玩耍》等等。當然這都是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的故事,但一經奶奶的嘴講出來,孩子們聽起來就津津有味了。

 

婚嫁服飾和一甕油、一甕面

 

我祖上有過幾處買賣都在外村,我家就是東家了。雖然盈利不多,但各處買賣敬送的東西可是經常不斷,如古玩字畫、珠寶首飾、精繡衣物、各式撣瓶、衣鏡箱柜等。我記得墻上掛著古代弓箭等壁飾。大人們把可用的物件整理儲存起來,在東院的樓上堆放了一樓,有些衣物怕潮就放在地下埋的兩個甕里。祖上有個傳統,總想給鄉親們辦點好事,特別要周濟貧苦的人家。有些東西平時鄉親們都用不著,只有過節和婚嫁時才用,家里的大人們就把婚嫁可用的東西專門保存下來供鄉親們婚嫁時用,不僅不收費,如用壞了就算消耗。我家中院廊下常年放著兩個甕,一甕油、一甕白面,供鄉親們婚嫁、節日請客、擺宴席時隨時取用。這種為鄉親們辦好事的傳統一直延續到我父母親這一代,也就是“七七事變”前后。鄉親們誰家辦事,就到我家廊下甕里取面和油,有時問一聲:“全根哥(我父親的小名),我家挖點油和面。”我父親或我母親答一聲:“挖吧。”有時問都不問,反正是本村的鄉親們。甕里的油和面少了,再讓我全民大爺(當時長工)添上,那時候我已經記事了。

一天,我母親翻騰著甕里拿出來剛曬好的衣物說:“村里有一家結婚要用。”我好奇地也翻騰著看了看,記得有幾件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的披肩,上面繡著金銀線鑲邊的孔雀、牡丹、串枝蓮等五彩圖案;幾條百褶裙更是精致,珠寶鑲在各種圖案上,顯得非常高貴,在太陽下閃閃發光,讓人眼花繚亂。還有禮帽、相公帽、紅綠綢緞和各種首飾、古銅鏡等,以及其他佩戴品一大堆。我母親說自己富了,千萬不能忘記村里的貧苦人,這是祖訓。

 在我們這山溝里,婚嫁雖然不如大城市排場,但也別有一番風味,有著自己的風俗情趣。婚嫁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大事,家里人和家族鄉親都很重視,也很講究。迎親的女婿戴上禮帽,披紅掛綠,胸前還掛著古銅鏡等裝飾品,送親的轎子里要有個穿著艷麗衣服的小男童,叫“壓轎小子”。送親的親友們,特別是送親的婦女們,披著華麗的披肩,穿著五顏六色的百褶裙,騎在佩戴著花鞍的小毛驢上,走在高高低低、彎彎曲曲的山坡路上,再配上吹吹打打的樂隊,滿山花木好似為迎親的女婿祝賀,為他歡呼,你想那是一番怎樣的熱鬧啊!待娶回新娘,還有當地的風俗禮儀要進行,禮儀完畢后大擺筵席,歡天喜地慶賀一番。

母親說:“婚嫁是鄉親們家里的頭等大事,都想擺點排場,如有短缺的東西,我們就給鄉親們幫點忙,大家都會很高興。”

 

父親的多種愛好
 

父親姐弟三人,兩個姐姐,就他一個男孩,小名叫“全根”,大名叫李淳泰,又名李子厚,因我家財旺人稀,父親就是寶貝了。在我們那里有個說法,是“苦日子出壯漢”,于是為讓他能長命百歲,便將我父親奶出去了。他的奶媽就是我常說的那位住在我家、會講故事的奶奶。

父親為人忠厚、性格耿直,他當了半輩子會計,遇事養成了一是一、二是二的習慣,有時太認真了讓人家面子上過不去,母親知道了就趕快替他解圍,給人家說好話,倒是事過之后父親也就緩和了,從不記仇。父親幫起人來也是無私的、認真的。家里培養他上學,從村里學校畢業后他又到平定城里上中學,上中學期間,他常到一個鐘表店去,就喜歡上了修表這門手藝,于是就抽時間學習修表。他把家里寄來的學習費用,拿出一部分作為修鐘表的學費。他非常喜歡修鐘表,后來回到村里,村里人都知道了,老鄉們鐘表壞了就找他修。他修鐘表從不收費,壞了零件還給配上,也不要錢,只要聽到鄉親們對他說你修的鐘表走得好、走得準,他就很高興。

父親還愛做飯,如豆腐巧做、小開條拉面、河撈涼粉等,他親手做好,給全家人吃。他還愛做肉菜,鄉親們在河里捉的魚和在山上撮的石雞等,他拿糧食換回來親手給孩子們做成美味。“撮石雞”是我們山里人捕野鳥的一種特殊辦法,我們這兒山高路險土地少,最遠的地距村子十二三里遠。送糞時一天只能送一趟半,下趟就倒在半路上,第二天再馱。地雖少但土質很好,雨水也多,山洼洼里留出來的層層梯田和廣闊的山坡上長滿了綠油油的莊稼和茂密的樹叢、花草。勞動累了躺在地上休息,拿下草帽扇一扇自己的汗水,抬頭望著藍藍的天空,經常會看到一群群的喜鵲、鴿子等飛來飛去,這也是一種難得一見的美景啊!當地農民勞動后雖然辛苦,但在這種環境里小憩也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這里的人家也喂羊,因為羊吃的是山里的青草,肉非常鮮嫩,但除了過節辦事殺羊宰豬吃頓肉外,平時很少吃。所以,鄉親們都想到山里打野味解饞,特別喜歡用的一種捉鳥的方法叫作“撮石雞”。這個方法是先捉一只石雞喂熟了做誘雞,把它放在籠子里,用繩子和釘子結成的一個小網和籠子連起來,用一個細繩拉在地頭上,鳥籠內外撒上點糧食,誘雞在籠子里一叫,同類的石雞都來覓食,待石雞進入網里一拉繩就把野石雞撮住了。吃野草的石雞很肥,父親知道有的人家生活困難,捉住的石雞自己舍不得吃,想多換點糧食,父親便用更多一點的糧食把石雞換回來,我們就能享受一下美味。

還有一次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家中院有八路軍的糧庫,院子很大,地面是石板鋪成的,搬運糧食漏下的麥粒都掉在石板縫里,引來了一大群一大群的麻雀,用大篩子一扣就是幾十只,父親非常細心地做了幾碗麻雀肉給孩子們吃。孩子們高興,他當然要高興。

父親平時還愛看俠士故事,如《彭公案》《包公案》一類的。他經常給我們講馬玉龍、鄭飛雄等傳奇故事。我們這些小孩子不太懂也不想聽,因為父親講得不如奶奶講得有意思。

 

我家菜園里的泉水井

我們村西岸的山腳下有條河,雖是常流水,但水勢時大時小,下雨多了,山水順多處山溝流出,流入河里匯成了大河;無雨時又成了溪流,無法修渠澆地。河灘的東岸有幾塊地,村里好多家都把它當作菜園,但不能靠這條小河的水澆園種菜,還得自己打水井,取地下的井水澆菜。因我們這里的地質關系,打到一定深度水就冒出來了,所以各家的菜園里都有一口水井,但深淺不同。我家菜園的井最深,用栲栳(水桶)打起來的水澆菜,井水清涼可口,特別在炎熱的夏天喝一口從井里打上來的水很是涼爽。我父親托距我村三十多里地遠的白城溝的親友,在他們那溝的河里給我家捉螃蟹,因為他們那的小河中大大小小的石頭下都有螃蟹,比較好捉。我父親把送來的螃蟹都放在菜園的水井里,有時用栲栳打水時螃蟹就爬到栲栳里,提水時順便就把它提上來了,拿回家去做一頓螃蟹菜,孩子們吃得很高興。

天旱時水位降低,其他園子的井就沒水了,我家的井打得深還有水,鄉親們就用我家菜園的井水澆菜,大家關系處得都很和諧,互敬互讓。

不要小看各家這不大的菜園,災荒年間青黃不接的時候,全靠這點新鮮菜來救急。我們這菜園里種的菜有白菜、青菜、韭瓜(西葫蘆)、萵苣、豆角、茄子等。特別是天旱季節,其他地里都是光禿禿的,唯有村邊這一塊一塊的菜園里的菜長得翠綠、金黃,紅中透紫、藍中有青,給這個小山村增加了無限的活力。

我們吃萵苣菜只吃菜葉不吃菜莛,菜葉邊長邊劈,最后萵苣莛能長得一人多高。把劈下的萵苣葉壓在甕里腌上,一年四季都能吃,又酸又涼很好吃,老鄉們把它叫“酸菜”,可以拌其他飯吃,也可以就著當菜吃。

有一次,我父親遠遠看見兩個小女孩兒在我家園子里劈萵苣菜,他到跟前一看,是村里一戶貧困人家的孩子,他想本村有菜園子的人家并不多,就幫孩子們劈了一大籃子萵苣菜,并說:“以后吃菜就到園子里來劈吧。”父親想讓村里沒園子的人家也能吃上點菜,可以救救急。后來青菜、豆角下來,我父親和母親就給鄉親們分一些,讓鄉親們嘗個鮮。

距我們村三四十里地的西面地區到處是煤礦,不缺煤燒,但水很少,無法種菜。農民們常年吃的是黑豆葉菜,把地里種的黑豆葉子壓在甕里腌成菜。上地前,早飯都是撒子(玉米糊)拌黑豆葉菜,這已成了當地農民的習慣,但比起萵苣葉腌下的菜那就差多了。所以說,各地有各地的習慣,各地有各地的優勢,我們這山溝里清泉澆灌種下的新鮮蔬菜,雖然不多,但吃起來美味可口,這也是當地農民的口福。

 

母親最喜歡的幾本書

 

母親為了教育我們,經常給我們講書中的名句、格言,將其作為家訓。她讀的書很多,如《名賢集》之類的書是她最喜歡的。她不僅教我們背誦,更主要的是以身作則。她從處世、勸善、求學、事理、世俗、修身等方面來教育我們,經常給我們講現實生活中和傳說中的一些實例,使我們更好地領會。她常和我們說,一個人在世上,沒有知識是不行的,道理都是從知識中來的。

母親在修身、處事、為人等方面的名句和故事講得更多,如對己要嚴格要求,對別人要寬宏大量;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不要當面揭人短,要知道人無完人,孰能無過的道理;不要在別人面前賣弄自己,自夸是一種修養不高的表現,有長處別人自然會講。平時要為人好,遇到困難別人才會幫助你,要以禮待人,切記要有“得人一牛,還人一馬”的精神;有恩必報,有怨要化解;欺人是禍,饒人是福,遇事要忍不要撓。母親經常給我們念的一首小詩:“忍字忍,撓字撓,忍字就比撓字高,忍字頭上三點水,撓字懷揣是鋼刀。”遇事只能化解,不能挑事。

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不要得意和譏諷,要幫忙和理解。在這方面母親也常給我們講一些小故事。比如:一天春雨將下,天陰路滑,一個人稱解學士的讀書人放學回家,一不小心滑倒在大街上,街兩邊廊下的人們不僅不去扶他,反而看笑話,還說些譏諷的言論,解學士一氣之下爬起來順口念出了幾句詩:“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死一群牛。”他對這些人的回擊,也顯出了他的才華。

尊老不分貧富,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家和貧也好,不義富如何”“有人不算貧,無人貧煞人”“家貧顯孝子,國亂知忠臣”。我們那個地區是解放區,日寇“掃蕩”封鎖,鄉親們生活非常困難,母親在特別困難的時期,常講這些名句和道理。

母親還給我們講過一個“頭爐香”的民間故事。有一個村莊,村東邊有個小廟,人們傳說非常靈驗,鄉親們求財的、治病的、求事的、求壽的、求子的,從早上天還未亮就香火滿廟,人群川流不息。都說誰能燒上頭爐香,那是最靈驗不過的,所以村里人都搶著燒“頭爐香”。村子里有個財主為人不善,欺壓窮人,人稱小惡霸,誰也不敢惹他。得知這個說法,他非燒“頭爐香”不可,那天早上他搶先去燒,可是一到廟堂,“頭爐香”早已燒上了。第二天他再早一些去廟里,可“頭爐香”又已香火撲鼻,連續好幾天,天天如此,氣急之下他就住在廟里,迷糊了一下一睜眼,“頭爐香”又燒上了,他又迷糊地睡著了。冥冥之中有聲音告他說:“要想燒‘頭爐香’,回去問王剛。”于是他就四處打聽“誰叫王剛?”人們都說不知道。后來他問到村邊住著的一個賣燒餅的窮小子叫王剛。于是,他到村邊一座破爛房子里找到了王剛,問:“你怎么那么早就去燒香啦?”王剛說:“我哪有時間燒香!每天早晨起來賣燒餅,養活著八十歲的老母親。”后來得知王剛有個習慣,每天早上第一爐第一個燒餅必須先讓母親吃。村民們知道了,心知肚明,其實做人盡孝和做善事才是最當先的,也就是“名賢集”中的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

母親為了讓我們學到豐富的知識,便用講故事、猜謎語等好記的方法來教我們。如《孟母教子斷機》《岳母刺字》《孔融讓梨》等。有一次母親講了一個謎語:“家住遙遙一點紅,飄飄四下云霧中,三歲孩兒千兩價,保主掛帥去征東。”打一唐代將軍的名字,我們沒有猜出來,母親告訴我們謎底是“薛仁貴”。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在我們耳邊“嘟囔”,雖然并不是正式講課,只是自自然然隨口而出,這種家庭氣氛對我一生做人做事影響很大,小時候的東西有些是永遠忘不了的。

母親喜歡的另一本書是《金鐲玉環記》,這本小說講的是雷公子(文秀)投親的故事。

人常說“貴人多遭難”,雷文秀七歲攻書,十五歲入黌門有了功名,聰明過人,卻被繼母所害,惹來了殺身之禍,多虧雷青舍親生子搭救。雷文秀逃出門后,無依無靠,想到他從小定下的那門親事,于是決定要投親去。他一路乞討,又在土地廟被強盜搶劫,真是難上加難。他滿腹才華,一路靠賣詩文為生,巧遇賈府老爺愛他才華被收為茶童。他到府上仔細一看,正是他投親之門。過了一年,他仍與小姐無法見面,正遇中秋佳節,賈府在花園舉行賞月賽詩會,小姐們也來參加,雷文秀知道機會難得,事先把各盆花起了賦有詩意的好名字,搭彩掛紅布置起來。與他定親之女又是雙生,大小姐名桂梅,二小姐名桂蓮。在賽詩會上,雷文秀為了在小姐面前說明自己的身世,巧妙地用詩文說出了真情,詩云:“一輪明月照千秋,埋沒英雄不出頭,一朝遂得凌云志,風吹浮云現斗牛。”又有:“時運不通好怪哉,烏云遮住棟梁材,懷抱一棵珊瑚樹,走遍天下無處栽。”這些詩句打動了半信半疑的兩位小姐,于是她們進一步打問雷文秀的姓名,雷文秀以詩回答,我姓“半懸空中響一聲”,二位小姐聽后確知與自己定親之人雷公子來了,感動萬分。

 母親給我們講的故事還有很多,她最喜歡有才華的人和有知識的人,但更主要的是有德的人。我們從小聽母親講這些故事,也知道母親為教育我們的一片苦心。

 

掃晴娘娘

記得兒時的一個夏天,陰雨綿綿,雨足足下了半個多月,下得人心煩悶,處處潮濕,道路泥濘,雨水四流。多虧我們這個小山村的路面大多是用大大小小的石頭塊鋪成的,否則高低不平的山村小路若要加上濕滑,真是寸步難行。

當時,我們家外地的買賣雖然都已敗落,但在本村的住宅還是比較氣派的。在一個大巷內連接著四串院落,中院、西院、東院和上頭院。中院和東院是大巷內一個大門,迎面是一座中間有土地神龕的磚雕照壁,兩側有門可走進中、東兩院,其他院各有大門。中院、東院、上頭院的北正房都是兩層樓房,樓房前墻的木結構裝飾都很講究,純木雕鏤顯得素雅大方。中院、西院的隔墻是一座磚雕門樓,上面有“耕讀第”等磚雕字樣和圖案,記載著我們家是歷代重于農耕和文化的門第。

各座院中都有磚砌的花臺,花臺上擺放著牡丹、月季、蘭花、菖蒲、柳葉梅等各種盆花。那天下雨時,雨珠落在花的枝葉上,水珠點點,有一種清香氣味。房檐的雨水滴在大石板鋪成的院中,水泡滿院,讓人覺得好玩。我從房檐下走過,走到西院的西房,嫂嫂和村里的幾個巧手婦女在那里剪紙,剪了一堆手拿掃帚的紙人。她們把紙人掛在各院的花枝上,嫂嫂說這紙人叫“掃晴娘娘”,只要你心誠,“掃晴娘娘”可把陰云掃去,雨就停了,會露出太陽,我覺得又新鮮又好玩。

我們玩的正高興的時候,父母親過來了,他們倆人看起來有點焦慮和擔心,心情顯得并不平靜,我知道他們并不是怕自己的房子漏雨。他們說,雨下得這么久,村邊住的那些貧苦人家,風吹雨打,少吃沒喝,房子又漏雨,又不能下地干活,一定很可憐,再要發大水那就更難了,怎么生活下去啊……父母親商量著準備了一些防雨的衣物、糧食等,讓全民大爺給村里的貧苦人家送去。正當全民大爺準備走的時候,忽聽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正是幾位貧困鄉親,他們頭上頂著防雨的席片,衣服都濕透了,身體還有點顫抖。母親馬上讓他們進家來,趕快上炕坐下,讓香和大娘(做飯工)端來些熱飯,給鄉親們吃,暖暖身子。鄉親們說:雨下得太久了,房子漏得不能住了,路上也很滑……母親說:“我和他父親早就想到了這些,這幾天就準備了一些東西,要給你們送去。”母親讓全民大爺拿過來一大堆東西,有衣物、糧食和一些防雨的東西,另外還有一大捆舊賬本。我問母親,送給人家的東西還要記賬嗎?母親笑著說:“傻孩子,幫助別人的東西記什么賬,你要知道咱們這村里家家戶戶的窗戶都是用紙糊的,刮風下雨一吹就濕了,風雨吹到家里鄉親們無法居住,咱們哪有那么多的白紙啊,只能用這些舊賬本的紙來糊窗戶擋風雨。”父親讓全民大爺和那些來的人將這些東西一塊拿走,除給來的人外,再分一些給其他鄉親們。

我說,母親,天快晴啦,嫂嫂們掛了那么多“掃晴娘娘”都在掃晴,母親笑著說,那是人們的心愿。父

更多相關

财神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手机版下载_彩88手机版下载 彩88_彩88「官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欢迎您 彩88-彩票直通车 彩88-Welcome 购彩之家|平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