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直通车

推薦 新聞文化評論演藝院團文物特產鉤沉非遺汽車藝苑歷史娛樂畫家書法家旅游游記收藏美食
億點網 > 文化 > 正文

獨具特色的人祖文化

發布時間:2019-06-20 20:31  |  來源:億點網  |  作者:馮彥山

?“人祖文化”名不見于經典文獻和眾多辭書中的全新詞語及概念。它也是由吉縣本土的文化學者們首創、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的文化產品。

“人祖”謂誰?“人祖文化”有何內容?“人祖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如何?本文擬對此作一介紹。

 

神奇神秘神圣的人祖山
 

人祖山位于黃河壺口瀑布之東,吉縣縣城之北,又名孔山、風山。據學者考證,也可稱為“崆峒”、“昆侖”。現為山西省級自然保護區。

人祖山是一座大美之山。它面積遼闊,達1.64萬公頃,僅人祖山景區之面積即達203平方公里。山勢起伏連綿,一望無際,主峰海拔1742.4米,森林覆蓋率達91.4%。山中景色四季多變:春天山花爛漫,夏日蒼翠欲滴,秋來層林盡染,冬至玉樹瓊枝。生物種類繁多,據統計植物有94科、230屬、400余種;動物有19目、52科、132種,其中褐馬雞、原麝、金錢豹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17種之多。優美的自然風光、清新的森林空氣、幽靜的生活環境,使人祖山具備了觀光、休閑、養生的天然條件。

人祖山又是一座人文之山。它自古以來便是人類的宜居環境,自萬年之前至今,人祖山中的人類活動從未斷絕。他們在這里生存,繁衍,戰天斗地,在創造物質文化的同時,也創造著精神文化,從而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人文遺存。山中歷代廟宇多達數百座,只因歷史久遠,時光消磨,完整存世者為數較少。其名最負盛名的人祖山主峰之上的人祖廟及其周邊的戲臺廟、高廟、孔山寺等,還在依稀展示著人祖崇拜、儒釋道三教及其他民間信仰的昔日輝煌。

人祖山還是一座抗戰名山。1938年,為掩護閆錫山率領的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及山西省政府官員、社會團體、學校師生西渡黃河,國軍(晉綏軍)66師206旅431團與日軍步騎炮聯隊5000精銳,于人祖山激戰兩晝夜,以犧牲127名官兵之代價,斃敵500余人,創造了一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這就是著名的人祖山阻擊戰。1940年,閆錫山渡河東來,長駐克難坡,人祖山又成為衛護軍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之天然屏障。故此,山中遺留有大量碉堡、工事、交通壕,這在全國亦屬少見。人祖山因“人祖山阻擊戰”而受到世人敬仰。

綜上所述,人祖山是“風光文化”、“人祖文化”、“抗戰文化”“三教文化”以及“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的載體和保留地,稱其為“大美之山”“人文之山”,實至名歸。

 

人祖山的人祖故事
 

人祖山是全國唯一以“人祖”命名的大山,至遲于宋代便有此稱謂,可見人祖山與人祖的密切關系。

“人祖”指女媧和伏羲。典籍記載、民間傳說時有不同,但共識是,他們本為兄妹,其母為華胥。

忽一日,天下大水彌漫,人類幾乎滅絕,只留下女媧伏羲兄妹二人。他們奉天命而合婚,以繁衍人類。但他們認為,兄妹成婚,不合倫理,于是采用三種方法測問天意:

其一曰“隔溝滾磨”。兄妹各持一石磨扇(女媧持上扇,伏羲持上扇),分別從兩個山頭滾向溝底,若能合在一處,便可結婚。

其二曰“隔崖合煙”。兄妹在一個山崖兩端,各生一堆篝火,若煙氣能在空中合為一體,便可結婚。

其三曰“隔梁穿針”。兄妹各站于一個山梁兩側,女媧持針,伏羲持線,同時向空中拋出,若針線能穿在一起,便可結婚。

他們的三個測驗均獲成功,只好順從天意,選擇了一個山洞,結為夫妻。至今,結婚之房仍稱“洞房”,其源蓋出于此。

人祖山中,一直有“滾磨溝”“穿針梁”“合煙崖”“洞房谷(溝)”之地名,與以上傳說相對應。

傳說中,女媧用黃土造人,人祖山的造化坪,便是她造人之地及得名由來。大概因為自然生育周期長,近親結婚所生后代身體不強,故不能滿足繁衍壯大人類的需求,于是女媧便“摶黃土作人”“甩泥繩造人”。具體做法是:先用和好的黃泥,捏造出男女人等,吹口氣,讓他們有了生命;因捏造費時費工,又用一長繩,于稀泥池中蘸上泥水,向空甩出,落地泥星,盡皆成人。這與《風俗通》的記述是吻合的:“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為人。”女媧為其中男女指定婚姻,此即為“始置婚姻”;女媧既為媒人,于是便有“高禖”(媒神)的稱號。因為大量人口參加增殖活動,人類又重新復興。

需要說明的是,人祖山的人祖問婚故事,有別于典籍記載和他處傳說。一是多出了一個“隔梁穿針”(見前)。

二是,關于洪水之起因,人祖山區域流傳著一種說法:天帝懲罰人類。大意為:上天眷顧人類,為免其辛苦,賜一銅鑼給人,敲擊銅鑼,并口念“草死苗生”,大地便只長莊稼,不生雜草,故而收獲豐稔,但同時產生了暴殄天物的現象。天帝派人下界微服私訪,見懶人躺在樹蔭之下,以腳踢鑼;又見一婦人用烙好的大餅為孩子揩腚。天帝聞報大怒,連降七七四十九日大雨,故致洪水泛濫,淹滅人類,僅留女媧伏羲兄妹三人,使人類不絕。意在讓人類重吃二遍之苦,重受二茬罪,懂得珍惜糧食等生活資料。這與突兀地說“洪水齊天”,顯得合情合理,也使人祖故事更加完整。

其他如女媧“煉石補天”、“斬鰲立極”故事,在人祖山也有相應的表現。

傳說,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塌地陷,女媧燒五彩石以補天之缺口。人祖廟媧皇宮前的媧石,又名“補天臺”。

由于天空塌落,女媧斬掉大鰲四腿,作為東西南北四柱,把天幕又重新支撐起來。人祖廟的巨碑之下的龜跌便缺少四足;福壽巖下的天然巨鰲石景,也只有頭部從山體中伸出,卻不見其腿。

這些景觀,都是女媧功績的曲折反映。

 

走下神壇的女媧伏羲
 

以往,女媧、伏羲均以神話人物而名世,但是,吉縣境內,人祖山南麓的柿子灘2.5--1萬年的古人類遺址,以及人祖山中水獺坪、造化坪的同期遺址卻顛覆了這一認識。

這些遺址中出土的細石器、新石器和發現的媧羲巖畫巖刻、人祖廟媧皇內出土的距今6280年被明代人標記為“皇帝遺骨”的古人骨殖,使不少研究者得出結論:人祖女媧伏羲是人不是神。他們的部落確曾于萬年之前,在人祖山區域生活。

“洪水齊天”的科學解釋是,在暖冰期,第四紀冰川消融,致海平面大幅上升,人類在遭受重創后,被迫遷往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地。人祖部族應是此時幸存的人類。

兄妹合婚的真正歷史,實是女媧、伏羲兩個部族的遠緣雜交。有專家考證,伏羲部族最早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為躲避冰期高寒,逐漸向內陸遷徙。這個部族以鳥為圖騰,且崇拜太陽。當其中一支流徙至人祖山區域時,與勢力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女媧風姓部族展開了爭斗,而后融合為一體。這體現在伏羲巖刻中那幅“蛇鳥交合圖”上。蛇鳥糾纏一處,生動地體現了兩個部族從斗爭到融合的過程,也可視為中國最早的“龍鳳呈祥”圖。由于遠道而來的伏羲部族歸順了女媧部族,類似今日之“入贅”,“倒插門”,故改姓女媧之風姓,故《帝王世紀》曰:“女媧氏,風姓”“庖犧氏,風姓也”。后世便訛傳為“兄妹合婚”。女媧伏羲兩個部族的聯姻實現了族內婚向族外婚的轉變,為后代成婚建立了標準,故有人祖“始置婚姻”之說。

 族外婚是女媧伏羲部族的子孫體格和思維水平得以突飛猛進,人口增殖速度加快,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雙豐收,從而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大門。

在此,順便講一下“風”姓之來歷。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曰:“河水南經北屈縣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風山。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常不止。當其沖飄也,略無生草。蓋常不定,眾風之門故也。”這段話說明,因為有“眾風之門”,即如輪之穴(俗謂之風洞),因此山名風山。女媧部族居于風山,故以山名作姓,為風姓。姓氏學者公認,風姓乃中華第一姓,由風姓為宗,開枝散葉,產生出了后世的龐大姓氏群。所以人祖山亦為中華姓氏之根。

經學者多年,特別是近幾年,人祖山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大力研究推動,人祖文化的內涵逐漸清晰豐富,概而言之有以下幾點:

1、人祖開創了中華婚育文明。

原始人類實行族內亂婚,凡男與女皆可交媾,因此導致后代逐漸退化,人口少數量不足,嚴重影響了生存與發展。女媧摶土造人故事,已顯示原始人類希望不經近親交合而生育子女的愿望和對族外婚的渴望。一旦女媧伏羲兩個毫無血緣關系的部族結合、人口迅速增加、生存狀態改善之后,無血緣婚姻便成為規則而延續至今。可見人祖在婚姻制度上的開先作用。

2、人祖開啟了中華農耕文明。

早期人類以采集為生,后又學會了漁獵,再后又學會了畜養(牧)及農耕。這一切,在典籍記載中都歸功于人祖。《易系辭下》:伏羲“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而柿子灘,人祖山發現的石器,如石磨盤、石磨棒等,為其開始原始耕作提供了依據。

3、人祖開啟了中華歷法八卦文明。

由于原始農耕的產生,需要厘定四時,依季節而播種、收獲,這就需要歷法。歷法的獲得離不開觀測天象。女媧巖畫中,女媧頭頂七點,腳下六點,已被確定為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再加,人祖山的區位正處于河洛文化誕生地的最中央,最利于觀天測斗,因此完全可證,人祖在人祖山制定了最早的不成文歷法。在觀天測斗的過程中產生了八卦,誠如《易系辭下》所言:伏羲“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八卦不僅與歷法相關相通,而且其中蘊含的“一分為二”“對立統一”“互相轉化”等原始哲學思想,使之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指導思想,生命力至今旺盛不衰。

4、人祖開啟了中華祭祀文明。

女媧伏羲時代,人類并無科學概念,認為天災人禍、生老病死皆由冥冥之中的神靈或祖先之靈所左右。所以敬天崇祖觀念十分濃厚,把對天對祖的祭祀視為大事,如《左傳》所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一樣。前代女媧的神像(巖畫)除了記功之作用,便是用于祭祀。“不知始建于何年何月”的人祖廟、媧皇宮內的“皇帝遺骨”都是祭祀對象,故而專家認定,“人祖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祭祀女媧伏羲的場所遺址”對人祖的祭祀甚至涉及域外,媧石題刻便有宋代“元豐八年……西夏王……奉缶”于人祖廟祭祀的記載。中國的祭祀活動在2.5--1萬年前便由人祖在人祖山啟動,這是可以確定的事實。

5、人祖開啟了中華飲食文明

采集、漁獵及農事、畜養,使古人類獲得了足夠食材;人祖又學會了保存和制造火種。《繹史》載:“伏羲神于伯牛,鉆木取火。”這便為人類改生食為熟食準備了條件。《漢書·律歷志》:“帝太昊(伏羲)作網罟,以田漁,取犧牲也,故天下號曰庖犧氏”。唐司馬員《補三皇本紀》;伏羲“取犧牲以充庖廚,故曰庖犧氏”。飲食的改善,不僅強健了人類的體魄,而且極大提升了人類的智力。由此可知,伏羲又稱“庖犧”與飲食有關,他理所當然是中國最早的飲食文化的開創者,當之無愧的“食神”。

此外,柿子灘的巖畫和出土的蚌類飾物,以及古書記載的“伏羲作琴作瑟”“女媧作笙簧”,也可說明,人祖已開始了藝術活動,具有了初步的審美意識,精神生活已達到相當高度。

以上便是我們隊人祖文化的梳理,簡言之,就是將人祖女媧、伏羲在人祖山區域的貢獻、功績作了個簡要總結。有鑒于此,我們完全可以說,人祖山區域,是中華文明的一方發祥地!

 

人祖文化的價值與定位
 

中國人的崇祖觀念,實際上包含著諸多的文化含義:敬畏祖宗、歌功頌德、祈求庇護、繼承精神等。我們對人祖功德的挖掘宣傳,也離不開這些目的。人祖在創造文明、蔭及子孫的過程中究竟熔鑄了何種精神,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呢?換言之,人祖精神是什么呢?我們將其概括為四點:

改天換地,謀求生存的無畏精神

開拓進取,謀求發展的探索精神

安定民生,謀求和合的奉獻精神

大公忘我,謀求福祉的犧牲精神

顯而易見,這些精神依舊是今天提倡的高尚情操和道德準則。在舉國齊心協力奔小康,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時刻,人祖所創立的各種精神,便是十三億國人的不竭動力和力量源泉。這就是“人祖精神”、“人祖文化”的價值所在。當然,作為萬年前的晚期智人,人祖在中國人類進化史上的考古價值,也舉足輕重,2001年,獅子灘遺址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十大考古發現之首,便是明證。

關于“人祖文化”的定位,我們的見解是:它是臨汾“根祖文化”的源頭,也是全國人祖崇拜的濫觴。

眾所周知,臨汾目前正在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其中一個便是“根祖文化”,惜乎多指洪桐大槐樹“尋根祭祖”。但大槐樹移民距今不過600余年,稱其“根祖”自是不當,若冠以“祖根文化”尚可說通。若以堯王為“根祖”,相較于大槐樹移民猶可服人;然而莫忘,堯王已定為真人,距今4200年左右,比他更早的尚有堯都區賈得鄉的桃園人,距今6000年左右;翼城棗園人,距今7000年左右;再往上追溯,當然便是人祖山人(人祖),距今2.5——1萬年。有人認為,距今10萬年左右的襄汾“丁村人”應是根祖,此論自有道理,然而“丁村人”作為早期智人,尚與“類猿人”相近,不似晚期智人“人祖山人”更接近于,甚至無別于“現代人”。因此,作為真正的“人”(現代人)的根源,還是“人祖”最有資格。據此,臨汾的“根祖文化”若為上位概念,其下位概念應包括人祖文化、棗園文化、桃園文化、堯文化、移民文化(大槐樹),而“人祖文化”當居首位。

全國各地人祖崇拜多有,常分為女媧、伏羲兩個分支。如河北涉縣媧皇廟、河南西華媧皇廟;甘肅天水伏羲廟、河南淮陽伏羲陵(廟)等,但其崇祀依據幾憑傳說。唯吉縣人祖崇拜對象為女媧伏羲二人,且有萬年前的考古實證、六千多年的媧皇宮“皇帝遺骨”為支持,這在全國目前尚屬“獨自一家”;同時在時間上,各地廟、陵尚未有遠于人祖山之人祖者。故此,說“人祖文化”乃華夏女媧文化、伏羲文化之源頭,絕非游談無根。

“人祖文化”是臨汾“根祖文化”及全國媧羲文化的發端,這一定位尚需得到世人的了解和認可,我們的責任無非兩個方面:繼續深入研究,加大力度宣傳。

 

 

 

本文鏈接://parqueacualago.com/article/culture/2019/06/558.html
上一篇:中國最大內陸淡水湖迎來開湖季
下一篇: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觀摩札記
相關圖集
相關文章
同學情
老同學王鋼印因事自晉來京,我正好也在京,京中老同學吳獻斌約我倆去游清東陵,并打電話問天津楊巨平同學歸國否,聽說回來了,就決定從遵化去看他。車一上路,我不知怎么就想起... 文化 2022-01-02 21:56:01
家鄉臘月的味道
桌上的日歷像風吹似的呼呼呼365頁就掀到頭。這不又進入臘月,每當此刻,我就想起家鄉臘月的味道。我的家鄉在山西的最南邊,西傍黃河古稱河東。是舜帝、禹王的故里;忠、勇、仁、... 文化 2022-01-02 20:13:47
又見忻州古城
2021年12月11日,大雪節氣后的第四天。上午10時,我隨太原中學教師忻州古城文化考察團來到忻州古城文化考察。這個季節的北方城市—忻州,已經是挺冷了,但是大家熱情高漲,全然不... 文化 2022-01-01 21:20:28
好好過端午
今天端午。夏雨洗過的傍晚,粽葉分外香,香在鼻尖,甜在舌尖。端午不游山不玩水,再不多吃幾個粽子,就是辜負了節日的美意!每逢端午祭屈原,總有幾分悲壯凄美,兩千多年依然絲... 文化 2021-06-14 21:07:16
史記 袁隆平列傳
袁公隆平者,九江柴桑人也,庚午(1930)年生北平。當隆平之生也,國家擾攘,四海不寧,其明年,日寇拔奉天,旋陷三省,兵鋒直指燕薊。隆平因從父母南渡,過黃淮,穿長江,憩于江... 文化 2021-05-25 22:40:51
财神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手机版下载_彩88手机版下载 彩88_彩88「官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欢迎您 彩88-彩票直通车 彩88-Welcome 购彩之家|平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