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直通车

推薦 新聞文化評論演藝院團文物特產鉤沉非遺汽車藝苑歷史娛樂畫家書法家旅游游記收藏美食
億點網 > 文物 > 正文

運城博物館:以星云之勢托起厚重河東

發布時間:2020-05-14 16:04  |  來源:山西晚報  |  作者:呂國俊等
?
  運城,大運之城。
  這塊土地,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里有4000萬年前人類最早起源的中華曙猿化石,有180萬年前人類最早發明用火的西侯度遺址,由此誕生了人類的“一縷曙光”和“一堆圣火”。而隨后的文明進程中,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后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均在這里誕生。春秋商人猗頓、三國名將關羽、初唐詩人王勃、中唐文人柳宗元、史學大家司馬光、戲曲名家關漢卿等文武俊秀,則為河東留下了璀璨的人文歷史。關公文化、根祖文化、鹽文化、德孝文化等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更是時時成為運城的代名詞……
  關于運城,它自帶光芒從遠古走來,綿延至今流光溢彩。要想了解運城,就一定要走進運城博物館。不夸張地說,僅僅在這一個館,你就可以基本梳理清楚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脈絡。
  館長推介
  作為“華夏文明搖籃”所在地,運城博物館所承載的厚重歷史和璀璨人文,讓人怦然心動。那么,在館長周文全眼里,鎮館之寶和經典文創又有哪些精彩呢?聽他來給我們推介吧!
  星云之勢 搖籃之形 開啟華夏文明序幕
  運城博物館位于鹽湖區魏風街,成立于2013年12月,201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在很多網友的心目中,運城博物館很“新潮”,從外型上看是一個橢圓形,石塊和鋼筋的環繞拼接,文明古老且現代前衛。其實啊,運城博物館建筑設計取“太極之意、星云之勢、搖籃之形”,整個建筑形象簡潔單純,呈橢圓形,下大上小,逐漸內收,宛如植根于黃土高原之上的樹根,默默講述著中華根祖文化的歷史滄桑。
  運城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博物館,占地38.07畝,建筑面積23570平方米,其中展覽區面積1500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5000平方米,藏品多達20422件,珍貴文物572件(套)。藏品主要類型有陶器、瓷器、青銅器、錢幣、書畫、石器、石刻等,其中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錢幣及書畫具有特色。藏品以西侯度遺址、匼河遺址、獨頭遺址、南海峪洞穴遺址的舊石器時代器物,垣曲古城東關遺址、芮城東莊遺址、西王村遺址、清涼寺墓地、垣曲古城東關三里橋類型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器物,東下馮遺址的夏代陶器、銅器,殷商時期平陸前莊遺址、垣曲商城遺址的銅器,西周橫北倗國墓地上層貴族的禮器,東周程村墓葬群的銅器、石磬禮器等類型器物為代表,著重表現北方先民文化、中原士族文化、農業文化特征。藏品富于地方特色,再現了厚重的“古河東”歷史。
  如果你親自在運城博物館參觀一圈,會更了解華夏文化的起源,也更了解在這片土地上根植的河東人的精神和文脈。
  傳承中國文化脈絡品味河東文博雅韻
  一走進運城博物館各展廳,序言就自信滿滿,非常打動人,“滔滔黃河,萬古奔流,及至三晉,孕育出這一片熱土。河東沃野,點燃了華夏文明最初的火種,千萬年來,薪傳火繼,深植進每一個中國人文明基因……”“一方銹跡斑斑的銅鏡,也許是某個漢代少女寶貴的嫁妝;一通漫漶不清的石碑,也許記錄了某位英雄壯烈的一生;一尊青石雕刻的佛像,也許繚繞了上千年的香煙、傾聽了上千年的祈禱。珍貴的館藏文物,展示的是河東歷史,講述的是遠古故事……”在這種自信后面,運城的歷史文化脈絡是怎樣的?眾多的文化瑰寶又如何將歷史串聯起來?
  館內基本陳列以“大河之東”為主題,取意于運城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厚重的人文歷史。華夏尋根、館藏珍品、盬鹽春秋、地靈人杰、土木華章、條山風云等6個歷史專題展和運城農業、工業、城建和文化等4個特色主題展是該館的基本陳設展覽。值得一提的是,該館在展覽形式上打破了傳統以時間為主線的常規展覽形式,甄選有運城地方特色的六個文化亮點分專題進行展覽。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運城博物館,感受一下河東的文博雅韻。
  從一縷曙光到一堆圣火 再現古中國歷史文明
  在華夏尋根展廳,山西晚報記者驚奇地發現,一進展廳,兩側居然是“頂天立地”的考古發掘“土層”,里面鑲嵌對應著不同時代的陶片。這是該館的“特殊陳列語言”——陶片文化堆積墻,向公眾傳遞考古學知識,令人耳目一新。該展廳主要展示從運城地區4500萬年前人類等高等靈長類動物起源到夏商周三代距今2200年前的重要遺存和文物史料,重點突出了一縷曙光(世紀曙猿)、一堆圣火(西侯度用火)、半個蠶繭(西陰遺址蠶繭)、一尊方鼎(前莊方鼎)、一件荒帷(倗國墓荒帷)、“一池白雪”(鹽池)等重要考古發現和獨特文化基因。
  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但是人和猿共同的始祖又源自何處呢?目前,曙猿是迄今為止地球上發現最早的、包括人類在內的高等靈長類動物,是向類人猿進化的過渡階段,大約生活在距今4500—4000萬年之間的中始新世。從上個世紀到本世紀以來,考古學家多次在運城垣曲縣發現“曙猿化石”,證明了運城是人類最早的故鄉之一。如果說中國人來“尋根”,那到運城就對了,館內懸掛的人類進化圖,是我們熟悉的畫面,這個曾經在課本上看到的圖案被搬到了場館內,也頗有親切感呢。
  運城還有享譽全球的一把“火”,西侯度遺址是中國境內已知的最古老的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180萬年,也是人類第一次用火的地方。要想了解“圣火”的故事,你無需遠赴芮城,只要在博物館里,也能近距離去感受人類第一次點燃火焰的神圣時刻。
  古老河東,有太多的榮耀時刻,眾多考古發現,印證了這片河東土地的神奇之處。當你徜徉其中,思緒萬千,既能感慨古人的智慧,也不禁會感慨時代的變遷。
  館藏珍品亮出河東家底 人杰地靈彰顯先賢光輝
  運城博物院館藏豐富,為了讓文物盡可能地呈現在大眾面前,館藏珍品專題和人杰地靈專題匯聚了珍品,呈現出深深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烙印。
  在館藏珍品專題中,主要針對銅器、石刻、陶瓷、書畫四大門類,展示了春秋戰國至近代的千余件精品文物,重點突出了歷代佛造像、歷代銅錢、唐薛儆石槨、漢代墨跡陶瓶和明代道教水陸畫等珍貴文物,在參觀精品之余,越發能感受到古老河東的“氣質”。
  運城,也是文武英俊匯聚的地方,人杰地靈專題就展示了河東大地走出的24位先賢的光輝人生,重點突出了武圣關公、宗臣史家司馬光、元曲領袖關漢卿、八仙之一呂洞賓、書圣之師衛夫人的生平成就和裴氏、薛氏、柳氏三大家族的發展脈絡。
  運城因“鹽池”而來 16座古建筑書寫土木華章
  運城,因“鹽池”而來。歷史上,鹽池兩岸本無常住居民,但在每年的夏、秋產鹽季節,外來務工人員為了方便生產生活,在鹽池兩邊搭建臨時建筑,逐漸成為常住戶。
  元朝建立后,首次在鹽池筑城,取名“鳳凰城”,并設立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鹽運使署衙,設鹽運使司,鹽商則以鹽運使署駐地為名稱,稱運城。朱明建立后,將鳳凰城正式更名為運城,并一直沿用至今。盬鹽春秋專題以時間順序介紹了鹽池與運城的歷史淵源、自古以來的重要地位,以及鹽業發展帶動的教育、水利、道路、商貿等方面的發展成就,生動復原了“墾畦澆曬法”制鹽、明代鹽池禁墻、鹽池管理制度等場景。
  運城文物古跡很多,在不久前公布的全國第八批國保單位中,運城占據了102個席位,勇奪“全國擁有國保最多的地級市”的名號。運城市的古建筑在全國首屈一指,不僅年代久遠且具有藝術和建筑價值,因此在土木華章專題中,集中展示運城地區具有代表性的16處古代建筑模型,重點突出了我國磚塔孤例——泛舟禪師塔、盛唐第一橋——蒲津渡黃河浮橋、我國現存四座唐代建筑之一——廣仁王廟、世界壁畫藝術宮殿——芮城永樂宮、“天下第一木樓”——萬榮飛云樓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代表性建筑。
  革命專題再現紅色歲月 特色文化主題聚焦河東發展
  在運城博物館,還有兩個主題展覽相互輝映。一個是革命專題展覽,再現那段紅色歲月,再現革命前輩們為奪取幸福生活的艱辛歲月,令人感懷;另一個是運城農業、工業、城建、文化特色主題展,展現的是今日河東迎接美好未來的堅定決心,令人振奮。
  革命專題展覽主要展示了在運城地區從辛亥革命到解放戰爭期間發生的革命事件、戰役以及先烈們的英勇事跡,重點展示了太原城舉義司令姚以價、革命烈士嘉康杰等革命人物及運城第一個基層黨組織建立、著名戰役“三打運城”等革命事件。
  曾經的古河東榮耀傍身,今日的運城有著更加璀璨的成績,從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說起,到現在的農業特產和新農村發展成就;從制鹽、印刷等傳統手工業技藝工業的雛形,到現代工業體系建立及代表產品,在特色文化主題展覽中,都盡覽無疑。萬榮笑話、蒲州梆子、絳州鼓樂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運城這座城市的歷史沿革、特色民居、城建發展和規劃,都在展陳中呈現,是你了解今日運城的最佳途徑。
  鎮館之寶
  唐代薛儆墓石槨
  運城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唐代薛儆墓石槨。
  這尊石槨,1994年在萬榮縣皇甫村內唐睿宗女婿薛儆墓中發掘,棺槨上的壁畫和線刻板非常精美,內容豐富,雕刻技藝精湛,代表著唐代石刻藝術的最高水平,價值不可估量。
  這尊石槨青石材質,由34塊青石壁板及倚柱組合而成。通高1.98米、底座長3.45米、寬2.08米。石槨呈廡殿頂房屋形狀,分為屋頂、中部和底座三層。屋頂由5塊青石做出屋頂的形狀,其上雕飾六朝以來非常流行的蓮花紋瓦當、雕刻脊瓦、勾頭、滴水等。石槨中部由10塊壁板、10根青石倚柱相隔圍立而成,壁板內外刻有門窗、19名侍女等圖案。前面3塊壁板為四柱三開間,中心間雕刻鋪首銜環門,左右門扉各飾一守門侍女,門上部雕有蓮花童子和一對飛翔的鸞鳥;兩次間雕直欞窗。倚柱內外雕刻各種花草、鳥獸等紋飾。石槨底座由9塊長方體石塊鋪成,立面12個壸門內刻飾祥瑞動物,有獅、鶴、鳳、象、鴛鴦、有翼飛馬、飛鳥等動物,其中大象前撲后跪,憨態可掬;飛鳳銜綬回望,翩翩起舞;石獅手舞足蹈,仰天長嘯……配上繁復精細的構圖風格,為逝者和觀者勾勒出一個奇異絢爛的幻想世界。
  薛儆墓石槨之所以成為鎮館之寶,除了本身獨特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之外,還因為其中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這座棺槨的形制與墓主人身份、地位極其不匹配。因為在唐朝有一項規定,“諸葬不得以石為棺槨及石室,其棺槨皆不得雕鏤彩畫”,可是墓主人怎會如此大膽來此僭越?這尊石頭棺槨就成為“頂風作案”的違規實證。
  先來認識薛儆。出身河東名門的汾陰薛氏,叔叔和哥哥都是駙馬爺,而他也娶了唐睿宗第七女鄎國公主,成為駙馬。從出土的墓志銘內可看出,薛儆沒有擔任重要的實際職務,任職較高的官職為太常少卿(正四品)、岐州刺史(從三品),贈官兗州都督(正三品)。
  按照當時的禮制來論,死后能用石頭棺槨的人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皇室成員和功勛卓著的大臣,由皇帝特批可以舉行超越常規的葬禮;一類是特殊政治形勢下的改葬墓,墓主人身份多是改葬時追贈的。不過薛儆最高也才官至三品,完全享受不到“別敕葬者”的待遇。而且,在薛儆的墓志文中有“謚曰□□□”的字樣,謚號為什么是空白的?學者們認為,薛氏族人曾渴望薛儆得到皇帝的特批甚至得到謚號,沒承想皇上并未批準,無奈之下只好放棄了這場奢望的盛大葬禮,最后將其倉促埋葬。
  經典文創
  打造特色文創,講好運城故事
  自開館以來,運城博物館一直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文創產品發展路徑,依托運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開發出了很多有特色的文創產品。如以永樂宮壁畫為主題的圖書、明信片,各種材質的卷軸畫、書簽等,還有以關公為主題的關公護車神、風雨竹真絲卷軸畫、夜讀春秋剪紙等,都非常受公眾喜愛。
  這里要推薦的兩組文創產品,是運城博物館圍繞“翰墨文心——運城博物館館藏書法作品展”和“戲曲遺韻——運城戲曲文物展”兩個臨時展覽開發的衍生品。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華夏文明的特殊標識。明清至近代的書法藝術,涂染了文明畫卷的特別色塊,在追憶一幅幅書法作品的過程中,能夠重拾文脈延續的不朽傳承。“翰墨文心——運城博物館館藏書法作品展”是運城博物館于2019年9月份舉辦的一個展覽,展出了館藏明清至近代41位書法名家作品43幅。這個系列的文創,即從中挑選文人士大夫的聯語、中堂等翰墨遺珍,設計制作成折扇、帆布包、銅尺、書簽等產品,非常受歡迎。
  運城作為戲曲的重要發祥地,既是金元雜劇繁盛重鎮,又是明清梆子聲腔形成的核心區域。戲曲對老百姓而言,是弦歌相伴的歲月印記。2020年1月17日,“戲曲遺韻——運城戲曲文物展”在運城博物館開展,與此同時,以生旦凈丑皮影頭像等展品為創作元素,開發制作了生旦凈丑精美書簽,《西廂記》張生、崔鶯鶯人物抱枕、鑰匙掛件、冰箱貼等產品,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變成人們生活中的日用品或工藝品,既好看又實用。
  運城博物館地圖
  如果從運城博物館出發,僅僅漫游在運城一地,就足以令人目不暇接了。今天,我們的博物館研學調研專家團經過實地探訪和深度發掘,設計了3條線路,為您繪制出一幅運城博物館地圖。
  1、詩詞晉南——耕織自適的田間詠唱(3天)
  運城,作為華夏文明演進史最重要的地區之一,我們可以看到遠古先民最早歌頌田園生活的歌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也能看到盛唐詩人王之渙直抒詩意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中國詩詞文化在晉南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許許多多的文人和大家,今天就讓我們心懷詩意,從運城博物館出發,一起尋找詩詞留下來的美好印記。
  運城博物館“地靈人杰”展廳——河津縣河津窯(“初唐四杰”領銜人王勃故地)——新絳縣稷益廟(陶淵明的《勸農》“舜既躬耕,禹亦稼穡。遠若周典,八政始食”)——萬榮縣東岳廟(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故地)——萬榮縣秋風樓(中國文學史上“悲秋”佳作《秋風辭》創作地)——鹽湖區舜帝陵(舜都蒲阪留有人類詩歌史上的第一縷曙光《卿云歌》和《南風歌》)——解州關帝廟(羅貫中《三國演義》,“千萬雄兵莫敢當,單刀匹馬斬顏良。只因云長武藝強,致使猛將束手亡”)——永濟市蒲津渡遺址與蒲州故城遺址(舜帝和百官同唱《卿云歌》,政通人和的清明圖像)——永濟市鸛雀樓(《登鸛雀樓》,盛唐大家王之渙最具代表性的五言絕句)
  2、無上信仰——系地通天的人神對話(5天)
  中國是一個多神國家,從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信奉著許許多多的神靈。這些神靈,有土生土長的,也有外來的;有來自某個宗教的,也有來自世俗創造的;有遠在高天幽冥的,也有雜處人間的。在中國民間信仰的眾多神祇中,關帝、女媧、后土等各類神祇是信眾廣泛的大神,對已往和現實的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而上述這些信仰全部都能在山西晉南地區找到印記。可以說,晉南是中國北方民間信仰匯流發展的聚集地。
  運城博物館“館藏珍品”展廳——絳縣太陰寺(國內唯一一處木雕佛祖涅槃臥像)——新絳縣稷益廟(現存以祀奉后稷和伯益為主題元代壁畫)——稷山縣青龍寺(我國現存最早的水路壁畫)——稷山縣稷王廟(晉南地區農事活動圖像)——新絳縣三官廟(唯一供奉三官地)——河津縣后土廟(晉南后土信仰,元代遺構)——萬榮縣后土祠(最古老的祭祀后土的祠廟)——鹽湖區舜帝陵(供奉史前三圣之一舜)——鹽湖區泛舟禪師塔(唐代著名禪師靈骨寶塔)——鹽湖區池神廟(全國唯一的池神廟)——鹽湖區常平關帝廟(關帝故里)——鹽湖區解州關帝廟(武廟之祖,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關帝廟建筑群)——芮城縣廣仁王廟(供奉龍泉之神“廣仁王”的唐代建筑,最古老的道觀建筑)——芮城縣永樂宮(道教各類眾神交匯之地)——芮城縣城隍廟(晉南地區城隍信仰)
  3、華夏始祖——遂古之初的人文曙光(5天)
  晉南地區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黃河文明的搖籃。《帝王世紀》記載“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即今天的晉南地區。這里不僅有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遺跡,有最早的“中國”陶寺遺址,也有晉文化發源地天馬曲村遺址等。可以說,晉南地區是照亮人類文明前進的曙光地。
  運城博物館“華夏尋根”展廳——夏縣禹王城遺址(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國都所在地)——夏縣西陰村遺址(中國考古學者獨立主持挖掘的第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夏縣崔家河墓群(東周文化)——夏縣東下馮遺址(二里頭文化最典型代表遺址)——絳縣周家莊遺址(我國史前面積最大的古城遺址)——絳縣橫北倗國遺址(神秘的古倗國墓地群)——稷山縣玉璧城遺址(北朝時期遺址)——永濟市蒲津渡遺址(春秋時期著名古渡口,唐代黃河大鐵牛)——芮城縣匼河遺址(山西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代表遺址)——芮城金勝莊遺址(仰韶文化代表)——芮城坡頭遺址(2004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芮城縣西侯度遺址(最古老的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是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遺跡)——平陸縣下陽城遺址(禹所建的都城)——平陸縣虞坂古鹽道(最古老的販鹽商道)
本文鏈接://parqueacualago.com/article/wenwu/2020/05/968.html
上一篇:省博展示抗疫見證物
下一篇:不負韶華 乘勢而上
相關圖集
相關文章
激動人心!佛首回歸天龍山
7月24日,天龍山石窟佛首回歸儀式在山西太原舉行,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終歸故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山西省委書記... 文物 2021-07-29 00:03:36
來一根“鳥尊”雪糕
作為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鳥尊的文創品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不過這個暑假略有不同,以鳥尊為創作模板的雪糕于7月初正式問世,只要你來參觀,不僅可以近距離欣賞到鳥尊,還能... 文物 2021-07-08 15:23:27
太原東山發現國內規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4日發布新發現,太原東山明代晉端王陵園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獲,考古人員發現了國內規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晉端王墓。晉端王墓的發現,印... 文物 2021-05-15 20:25:08
山西石窟寺調查記
山西石窟寺專項調查圓滿結束,共登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處。日前,記者走近這支在全省各地艱苦工作近半年的文物調查隊伍,了解他們如何了解他們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克服重重困... 文物 2021-05-15 20:09:28
山西發現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戰國水井
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傳來消息,當地考古人員在山西陽泉發現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戰國水井。山西考古人員在山西陽泉發現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戰國水井。山西... 文物 2021-04-01 14:18:32
财神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手机版下载_彩88手机版下载 彩88_彩88「官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欢迎您 彩88-彩票直通车 彩88-Welcome 购彩之家|平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