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直通车

推薦 新聞文化評論演藝院團文物特產鉤沉非遺汽車藝苑歷史娛樂畫家書法家旅游游記收藏美食
億點網 > 文物 > 正文

重回大唐:“人文清華”走進佛光寺

發布時間:2020-07-07 21:24  |  來源:山西晚報  |  作者:孫軼瓊
1937年7月5日,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梁思成、林徽因二位先生等人確定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建于唐代,打破了此前日本人關于中國已無唐代木建筑的謬論,讓這座中國古代建筑第一瑰寶重新走入世人視野。
  83年后的同一天,由清華大學與山西省文物局聯合主辦的“人文清華”講壇特別節目《穿越時間的距離,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代建筑》第四場收官之作《千年一寺看佛光》,在佛光寺隆重開講,梁思成再傳弟子、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館長劉暢帶領大家走進千年古剎,追憶先賢,重回宏偉大唐。直播中,188萬網友一起欣賞了這座中國古代建筑第一瑰寶。
  佛光寺是梁林一生中最重要的發現
  1922年,日本學者就來過佛光寺,不過他們并沒有發現這是唐代建筑。1932年,日本學者關野貞以異常肯定的口氣宣稱中國已經沒有唐代木構建筑,只有日本有。但梁思成等人一直抱著“國內殿宇必有唐構的信念”,自中國營造學社成立,走遍十余省,研究了千余處建筑遺跡,終于在佛光寺得償所愿。
  1937年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確認佛光寺東大殿由長安貴族女子寧公遇捐資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是唐代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日本學者武斷的結論在盧溝橋事變前兩日因佛光寺東大殿的發現遭到顛覆。這也成為梁林一生中最重要的發現。
  梁思成名篇《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筑》的誕生,也寫得一波三折。抗戰全面爆發后,為保護佛光寺的測稿,他把東西寄在天津的英國銀行后不斷南遷,最后到了四川李莊。貧病交加中,梁思成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完成了恢弘的《中國建筑史》。存在天津的佛光寺測稿因為被水浸泡,險些毀于一旦,多虧中國營造學社創始人朱啟鈐老先生幫忙找人把水泡過的底片曬干,又把一些資料重抄了寄過去,梁思成才得以在1944年完成這一名篇,為后人研究佛光寺留下了第一手的寶貴資料。
  在現場,劉暢和該節目制片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張小琴表示,梁林等中國營造學社前輩們篳路藍縷,以學術報國的赤子之心令人感佩不已,將特別節目的收官之作選在佛光寺,也是在向先賢致敬。
  佛光寺東大殿是中國古建第一瑰寶
  為何梁思成先生把佛光寺東大殿稱為中國古代建筑第一瑰寶?據劉暢介紹,這是因為殿中有四絕,“分別是唐代木構建筑、彩畫、彩塑和題記。這四樣原汁原味的唐代文物,任何一樣都很寶貴,卻同時匯集在東大殿內,實屬珍罕。”
  佛光寺東大殿是我國現存最宏偉的唐代建筑,是集結構之美和裝飾之美于一身的典范,其結構理性反映了唐代成熟的技術,殿內七鋪作斗栱,是古建筑斗栱的最高等級。坊間都說“要了解唐代要去日本”,但在劉暢看來,日本的唐代建筑是經朝鮮二手傳播過去的,無法與佛光寺東大殿所承載的唐代建筑精髓相提并論,“東大殿所蘊含的唐代建筑DNA對我們認識唐代著名的大明宮麟德殿、天堂、明堂等,非常有參考價值。”
  屹立千年的佛光寺,帶給后人太多的思考,尤其是在當下,古建筑研究者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對佛光寺東大殿展開的新研究,驚喜也隨之而來。
  直播節目中,劉暢就提出了幾個“驚喜”。他說:“梁思成先生曾認為東大殿沒有門廊,但后來我的師弟張榮通過碳14取樣發現,東大殿原來有門廊,元代移動了大門,使得原來的門廊成為大殿室內空間的一部分。”此外,網上廣為流傳一張林徽因先生曾和大殿的一尊供養人像的合影,并認為此像即寧公遇,但是后來張榮團隊通過碳14檢測,發現塑像后側表層泥塑涂層的草是金代的。對此,劉暢介紹了幾種猜測,“或者該塑像是金代供養人并非寧公遇,或者該塑像仍是寧公遇但在金代經過補塑。若要揭開謎底,需要通過塑像進行x光照射、穿刺取樣等,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節目中,劉暢還向公眾展示了掃描電鏡、可見光顯微鏡等電子儀器下的彩塑樣本,只需要一個針尖大小的采樣標本,現代科技就可以分析出彩塑身上各個朝代的修繕信息,從而了解各朝代的用色用料喜好,形成一個歷史的標尺。劉暢認為,東大殿之所以是古建筑第一瑰寶,除了原汁原味的唐代四絕,還包括一千多年來,宋、金、元、明、清、民國等各時期在這里遺留的痕跡,所有這些堆積成厚厚的歷史信息,品讀回味,韻味無窮。
  佛光寺東大殿還是“嬰兒”
  針對千年古建筑還能存在多久的疑問,劉暢以一塊距今近4.6萬年的木頭為例,指出木頭在消除霉變、蟲害、潮濕等傷害性影響后,可以存續數萬年。以此為參照,一千多歲的佛光寺東大殿還是“嬰兒”,只要用心妥善保護,或可綿長萬年。
  古建筑最大的魅力是在哪里?對于專業人士來說,古建筑的營造法式值得研究和學習,但是對于普通公眾來說,古建筑就是一個載體,連載古今。“除了詩詞,古建筑也是現代人連接傳統文化的重要路徑。”張小琴的論點得到了大眾的認可。而在劉暢眼中,研究古建筑給他帶來解題的樂趣,他希望能提供一些保護古建筑的方法,并為書寫建筑新篇章的人提供“筆墨”。節目中,日本城西國際大學研究生院特任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村松伸越洋發聲,認為古建筑不應該高高在上成為紀念物,應該成為生活場景的一部分,如日常去古建筑中賞花等,可以治愈現代人的焦慮。
  梁思成先生的弟子、著名古建筑專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郭黛姮先生則表示,古建筑不僅僅是具體的建筑物,而且反映了其所屬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蘊含的歷史信息非常豐富,因此需要好好保護。如很多哲學家所言,中國是早熟的國家,那些超前的思想實際上也影響了我們的古建筑,中國古建筑的斗栱技術就是建筑技術早熟的典型反映。針對現在層出不窮的新奇建筑,郭先生勸慰大家不要再去花更多的錢蓋怪房子,明確指出這不是中國建筑應該有的發展方向,她鼓勵建筑師要傳承血脈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創新性轉化。
  自6月6日起,“人文清華”講壇特別節目《穿越時間的距離,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代建筑》連續進行了四場大型直播,分別是《千年一園看晉祠》《千年一窟看云岡》《千年一塔看應縣》及《千年一寺看佛光》,四場直播的內容隨后會制作成短視頻陸續在各媒體平臺推出。
本文鏈接://parqueacualago.com/article/wenwu/2020/07/1034.html
上一篇:文物數字化展——“壁畫的平行世界”亮相
下一篇:山西首檔紅色文博系列微劇《紅色守望》開播
相關圖集
相關文章
激動人心!佛首回歸天龍山
7月24日,天龍山石窟佛首回歸儀式在山西太原舉行,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終歸故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山西省委書記... 文物 2021-07-29 00:03:36
來一根“鳥尊”雪糕
作為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鳥尊的文創品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不過這個暑假略有不同,以鳥尊為創作模板的雪糕于7月初正式問世,只要你來參觀,不僅可以近距離欣賞到鳥尊,還能... 文物 2021-07-08 15:23:27
太原東山發現國內規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4日發布新發現,太原東山明代晉端王陵園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獲,考古人員發現了國內規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晉端王墓。晉端王墓的發現,印... 文物 2021-05-15 20:25:08
山西石窟寺調查記
山西石窟寺專項調查圓滿結束,共登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處。日前,記者走近這支在全省各地艱苦工作近半年的文物調查隊伍,了解他們如何了解他們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克服重重困... 文物 2021-05-15 20:09:28
山西發現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戰國水井
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傳來消息,當地考古人員在山西陽泉發現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戰國水井。山西考古人員在山西陽泉發現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戰國水井。山西... 文物 2021-04-01 14:18:32
财神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手机版下载_彩88手机版下载 彩88_彩88「官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欢迎您 彩88-彩票直通车 彩88-Welcome 购彩之家|平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