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直通车

歡迎您進入李夜冰官方網站!
1529總訪問人數
位置:首頁 > 評論 > 奪目而有韻味 充實而有光輝

奪目而有韻味 充實而有光輝

發布時間:2019-08-28 17:08:10編輯:薛永年來源:億點網

——李夜冰藝術作品品評(摘要)

看《李先生從藝六十年》畫展,可謂碩果累累,生氣勃勃,不斷探索,銳意創新,收效顯著。

20世紀以前,許多畫種還沒有,一直到20世紀之后,有了西洋繪畫,出現了中國畫既有傳統形態,也有西洋畫的中國形態。李先生涉獵多方面既畫油畫、版畫、大量的速寫、素描,后來集中專門畫水墨、彩墨,中國畫的風景和花卉,后一種呢,我覺得和傳統形態的中國畫相比呢,他面目一新,非常新穎。這個特點我看了畫展,我覺得是奪目而有韻味,充實而有光輝,他非常注意光和色,所以畫面流光異彩。

我看畫時注意到他的一方圖章寫著“無師無法”,我覺著在李先生心目中,他的“六法”之外,圖章也反映了他的一種主張,這種主張跟古人不完全一樣。至少從元代開始,中國畫就強調師承,強調家法,就是說一個畫家學畫要有老師,從教師那兒接受傳統,然后再廣泛學習。在20世紀新的視野下,即使李先生還沒有游歷五大洲之前,其視野與古人也不一樣,所以他講的“無師”是多師,廣泛地學習吸納;他講的無法是多法,不拘一法,在這樣多師,不拘一法里來進行藝術探索,來創造自己的藝術面貌,在這方面他獲得了成功。我覺得李先生藝術的最大特點,就是這個“美美與共”的態度來看待中西藝術,和結合中西藝術,眼界很開闊。李先生的畫呢,不是眼界狹隘,而是他非常開闊。既重視傳統又重視國外西方的藝術,不僅看到自己傳統藝術的長處,也看到人家藝術的好處,甚至于能夠找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繪畫中的一些共同和一致的東西,把這些東西拿到手,在這個理解上去創造以中國為土壤的、中國傳統為基礎的、不斷吸納、吸收外國的營養來創造自己的畫風。

我覺得舉辦這個展覽,是很有意義的。我們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大量的了解和傳播西方藝術,90年代因為講國學,非常重視傳統。講外國藝術不見得就了解外國藝術,講傳統就真的了解傳統嗎?或者說傳統是不斷發展的,不斷吸納的,有的人并不這么認識。我們今天從這樣一個形態的畫家的藝術來展覽、來研討,使我們能夠用開放的心態來對待藝術的發展,不斷吸納好的東西,那么我覺得意義就超出了個人的成績。他的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非常重視色彩,燦爛的色彩,豐富了水墨韻彰,我們中國畫是以筆墨作為語言核心的重要方面,特別是元明清之后,水墨長驅猛進,特別是文人畫,色彩不太發展,畫的比較清淡、雅致,而避免色彩對人造成強烈的感覺。

我們學校的老院長——徐悲鴻先生,也融合中西,他強調素描為基礎,只是造型和空間,不太重視充分發揮色彩的作用。李先生的畫,同樣融合中西,但他非常重視和發揮色彩的作用,我們如果細看,他既有中國畫的點、線、墨的韻味這個系統與塊面色彩系統兩者重疊起來,來表現風光、花卉、草木,這樣就使中國畫的語言得到了豐富,非常合適新的審美情趣。

 他的畫是中與西、點與線、塊與面、寫實與寫意,其造型能力特別強,不管是孤立作畫的對象,還是整體的畫面空間關系,都非常重視和發揮色彩的作用,在造型、空間上充分發揮了這一點。

另外寫實仍然是他畫的最主要成份,他的造型能力很強,當然包括個別的孤立做畫的對象,還包括整體的空間關系。但是他是和傳統寫意結合的,他是具象和抽象結合的。看他畫的大幅荷花作品,你要找荷葉也有,荷塘也有,還有水里的影子,還有花瓣的反映,這樣就相對變的抽象,反而就添加了我們觀賞的趣味。還有形和影,有的是具體的形,有的是總體的印象(墨與色、光與韻)。他的畫對顏色的使用是寫實的,描繪對象是符合自己心境的(不只是感覺)。還有光,中國傳統也不是不重視色彩,叫水墨丹青,也有丹青。從大量的留下來的作品看,包括壁畫、民間年畫和其它工藝美術, 我們所看到的是裝飾色彩比較多,當然很強烈,可是我覺得李先生對色彩的使用,他是三者的結合。有主觀的、客觀的、裝飾的,其中裝飾減弱了。我看古代的重彩,花卉或山水,那個顏色基本是平面的,他的色彩有過度感覺,更增加了韻味。特別是光,他的荷花有些是記錄的是花葉,完全是寫實的觀念,如晚霞,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他處理空間和光,都不是傳統的光色觀念。如荷葉的倒影等等,每一張畫都給我們以一種現場感。又如《童年的無字碑》不僅表現激情,還有一種回味,讓我們的思緒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生活,那是他的人生體會。

我還有一個感覺就是他用風景的視野看花卉,我們傳統的花卉有三種指示辦法:一種是折枝法,另一種是叢聚,還有就是一幕,屋里養的,但是李先生畫的卻是大自然中的一段,仍然保持著一種鮮活的感覺,從而引發我們的想象,畫外有畫。

我們看他五大洲回來以后的畫,把風景與花卉相結合,抽象一點的形態,通過他的畫從中看到他旺盛的活力和擁抱生活的激情,同時還有對生活的思考。他銳意刷新傳統的文化面貌,確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90年代之后,在普遍講傳統筆墨背景下是難能可貴的,對筆墨的理解是片面的,因為它離開了生活,變的更加孤立,而李先生不是這樣的。

李先生的速寫非常好,仔細看了速寫和畫很有關系。他現場構圖捕捉到速寫里面,然后再把它完成彩墨畫的作品。他的速寫有的比彩墨畫還講究,完全是一張畫。他的速寫(鋼筆中的點線面),完全通過線條的疏密、空間來捕捉生活,這種手法,已經相當完美,如《柿子熟了》就很成功。

如果講他與傳統關系,李先生實際上是兩種傳統:一種是講筆墨的文人傳統 ;一種是色彩的民間傳統。對待西方繪畫他最主要是拿來、是吸收消化的,跟彩墨畫相結合是寫實的,也有現代的因素。

另外我看了畫冊中李先生的“新六法” ,比如說“筆、韻、骨、勢、度、神”,我覺得他對傳統的借鑒,很得要領,抓住了要害,一定會在彩墨畫的發揮上更有新的突破。

(作者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更多相關

财神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手机版下载_彩88手机版下载 彩88_彩88「官网彩票直通车」 彩88-欢迎您 彩88-彩票直通车 彩88-Welcome 购彩之家|平台官网